新上任的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近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对红会当前的困境大发感慨: “一个有着107年历史的红十字会,怎么会在一个小姑娘郭美美的冲击下产生这么大的问题?我很震撼,也在深思。……一个都没有被证实的网络事件,却可以用三天就把你打得稀里哗啦的。”她认为,“我们必须要让社会了解红十字会,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否则一个观点掉下来,就把我们摧毁了,甚至撕碎了”。
三天毁掉红会百年——这与其说是反思,不如说是抱怨。上任后发出“想赚钱请远离红会”宣言的赵副会长,本来还让公众对于红会将来的改革充满期待。可是,“三天毁掉百年”的话语一出,让人似乎又重新回到了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红会官员的官言官语里。这是一套始终躺在百年历史功劳簿上的叙述逻辑,它将红会遭遇的信任危机归于网络事件的偶然和公众的不理性。而问题的解决之道,则只需要“让社会了解红十字会”以“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表面看来,是郭美美事件“三天毁掉红会百年”,实际上却是内部早已发生霉变,只不过通过这一事件,让公众更大程度知悉了这一切而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遭遇信任危机之后,红会不去认真思考自身问题,反而花更多精力来抱怨外部因素,这非但不会有助于挽回公信,反而会将红会引向不思进取的境地。人民的眼睛即使不是雪亮的,也绝对不会是漆黑的,红会的信任危机不可能单纯是由一个三天的事件造成,而只能是长期积累的诟病在某个时点集中爆发。
就拿最近备受争议的红会进校园事件来说,赵副会长抱怨“不了解就发表议论是可怕的”,并称“最高5元的会费是合理的,因为社会工作是有成本的”。可事实上,遭致众多家长强烈反对的收费真的合理吗?孩子并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红会通过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强制要求学生入会并缴费,这与敛财何异?红会不是靠魅力吸引学生,而是靠权力强制学生,这与国外的红十字会青少年运动,难道真的是一回事吗?
公众与红会绝非天生有仇,公众对红会的质疑是基于事实的不满,而不是为了狂欢的泄愤。红会不要总是试图去“影响公众”甚至“引导公众”,而是应该信任公众尊重公众,用实际行动赢得公信。如果一个组织的公信力已经脆弱到能被一个三天的偶然事件所毁掉,那么这个组织实在应该感谢这次事件给了它一次悬崖勒马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红会其实应该感谢郭美美。■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