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的房产税、个税等税制改革逐一登场。大家可能都希望税制改革以后税率能低一些,这样就能增加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自由度。但这样也减少了政府收入,从而降低了政府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多方面的投入。那么,到底怎样的税收政策才适合现在的中国呢?
要照顾穷人也要留住富人
当前中国争议最大、最受诟病的税种,非个人所得税莫属。有人认为目前个税征缴存在“富者宽、穷者严”的情况,工薪阶层由于由雇主代为扣缴,很难避税。而高收入群体,不仅收入来源多样,而且有多种方式规避税收。而且本来应该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但如今的窘境是:无论增税还是减税,涉及的几乎都是“大众税”,要增,大家一起增;要减,大家一起减。这就意味着,在当前尚无主要针对高收入者征收的税种的中国,让富人多纳税的通道基本上不存在。
因此,有专家建议,向富裕人士开征遗产税等控制收入差距。不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还不到时候,其理由有二:第一,一个税种的推出要到有一定纳税群体形成后才能确立。改革开放30年,中国真正开始财富积累也不过20年。推动经济发展,还需要更长一段时间进行财富积累。第二,财富的积累传承对一个市场经济历史不长的国家非常重要。如今,私人资本投资的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要力量和来源。如果私人资本大规模外逃,中国经济非常有可能一下子垮下来。中国税制需要考虑如何稳定人心,把资本留在中国。
要“福利”还是要“自由”
一般来说,税收与福利有两种合理的模式,第一种是高税收、高福利,就是通常所说的福利国家,像法国、瑞典等北欧各国;第二种是低税收、低福利,也称自由国家,像美国、新加坡等。
法国各项税收总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大大高于欧元区及欧盟的平均水平。但法国民众一生可以享受到400多种福利补贴,国民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医疗保险全民免费享有。尽管有人指责优厚福利降低了社会效率、削弱了法国经济的竞争力,但法国的福利制度使许多穷人获得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对保证社会的稳定功不可没。
新加坡税种少,税率低,个人所得税税率介于3.5%-20%。因为税收低,新加坡选择低福利的政策。但是,新加坡政府在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为贫困人群提供了帮助。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居者有其屋”计划。44年来,新加坡政府总共建造了90万套组屋,令全国80%人口住进了组屋。虽然,与法国相比,新加坡的福利可谓少得可怜,但正因为税收低,政府“剥削”少,每个人对支配自己的收入有很高的自由度,这些收入可以很好地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
对于中国,改革,势在必行。但问题的焦点,不在于我们是否要改,而在于怎么改。摆在当前的问题就是:我国到底应该走“福利国家”的路线,采用高税收高福利,还是采用“自由国家”的方法,自己挣的钱自己花?
(摘自《小康·财智》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