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第03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广告刊例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刺激”
政府消费
鲁政委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在8.1%的GDP增速中,消费拉动6.2个百分点,达到了20年来最强劲的状态。困扰中国二十多年的消费难以拉动经济增长这块“顽疾的坚冰”,似乎瞬间要化解消融了。

    然而,现实果真像数据看起来的那么美吗?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最终消费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居民消费;另外一部分是政府消费。根据权威资料,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几乎每隔10年就要上一个台阶:80年代大约稳定在21%~23%;90年代上升并稳定在24%~25%; 2011年已爬上了28%的水平,大有再上新台阶之势。

    而政府消费的增长往往和财政支出的增加亦步亦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贡献的提高,往往与财政支出的扩张与收缩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我国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中呈现的所谓“结构优化”,的确是得益于财政政策刺激的功效。只是这种“财政药方”的“有效成分”,主要不是经济学者们都期望看到的居民消费的增加,而是政府消费的上升。

    退一步说,即便这种政府消费最终都是花在了居民身上,换言之是代替老百姓花钱的,这种情况仍然不是最终能够有利于结构优化的举措。“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说,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可能有任何外在的主体能比你自己更能够把钱花到你的心坎上。如果这样,与其“刺激消费”,还不如减税,把原本用来刺激的钱,留给消费者自己花。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6.21 鲁政委/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84329417 传 真: (0731)84323862 订报热线: 8008786966
本报在西安、沈阳、北京、济南、成都、重庆、南京、福州、兰州、昆明、南宁、长沙12个城市设有分印点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语
   第03版:经
   第04版:谜
   第05版:乐
   第06版:达
   第07版:情
   第08版:谋
大佬们的“务农时代”
树上开茶馆
给顾客“假合约”
百货商场怎样“偷”走你的钱
他们这样成功
那些“不务正业”的品牌
股奴是怎样铸成的
挤一挤“水价成本”中的“水分”
欧洲一旦崩溃,亚洲谁将遭殃?
王二吃肉的故事
英国人忙着避税
不要“刺激”
政府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