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场是商家与顾客展开激烈心理战的战场。在美国的大型卖场,通往收银台方向的路是上坡路,为的是让推着购物车去付款的顾客觉得更吃力,有时上不去坡的购物车还会倒行,这样就能让顾客多待一会儿,多买一件。而付完款走出卖场的路则是下坡路,以便掏完钱的顾客尽快离开。
而商场的电梯都会设计在顾客不好找的位置,目的是让顾客难以轻易脱身。扶梯也是上去容易下来难,每下一层都要绕扶梯一圈。而扶梯周围则陈列着抢眼的商品,试图给顾客新的诱惑。百货商场的销售额与顾客停留在商场中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商家才会想方设法留住顾客。
男人购物时往往直奔目标,而女人则喜欢逐层转悠,因此,百货商场的低层往往陈列女装,而男装则被安排在高层。即使是在出入口,也会陈列价格相对便宜的杂货,目的是避免给人价格昂贵的印象,顾客走出商场时也更容易因图便宜而再掏腰包。
商家对于商品的陈列也是处心积虑。经调查,女人独自购物的平均时长为5分2秒;女人带孩子购物的平均时长为7分19秒;两个女人结伴购物的平均时长为8分15秒;一男一女结伴购物的平均时长最短,仅为4分41秒。显然,男人不喜欢购物。为了不让男人催促女人快走,商场把男人感兴趣的数码相机和电脑软件专区安排在了女装区旁边。
(摘自《每天学点街头经济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