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营销
日本汽车公司推出的样式古典、风格独特的“费加路”新车,非常抢手。该公司没有因此拼命加大产量,扩大规模,而是公开宣布每年只生产2万辆,进行限量销售,结果订单激增到30多万辆。为公平起见,公司对所有订购者实行抽签,中签者能成为购得此车的幸运儿。其结果是产品供不应求,使企业始终保持优势。
远效营销
日本一家巧克力公司意欲培养日本青年过“情人节”的习惯,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该公司认定这一战略方向,坚持不懈地宣传“情人节”,最终达到目的。现在,日本青年人在“情人节”互赠巧克力已成风气,该公司巧克力销量骤增,生意越做越红火。
限价营销
南京的江苏美食城收费结账时,实行“最高消费者限额”,每人50元,超额消费部分不收费。如果每人消费不足50元,则按实际消费额收费。此举深受消费者欢迎,美食城每天顾客盈门,座无虚席。
借名营销
粉质化妆膏的研制人约翰逊采用“借名生辉”的办法推销自己的产品。他拟出一则广告:“当你用过佛雷公司的产品后,再擦上约翰逊的粉质化妆膏,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则广告看似宣传佛雷,实质上却在宣传自己。不到半年,约翰逊声名鹊起,迅速占领美国化妆品市场。(摘自《经济导报》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