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高校教育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李  静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先导作用。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这为我们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创新高校教育提供了明确指引。

  强力推进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论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为此,高校应强力推进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思想理论建设,及时将新质生产力理念纳入思想理论建设体系,进一步提高师生理论素养,推动开展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认清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而积极投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建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研究平台,促进要素融合,提升创新效率,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注入原动力。

  加快培育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对高校师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等带来了新挑战。为此,高校须加大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切实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着力培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高素质人才。一是创新人才培养场景。加快推进高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全覆盖、升级版建设,完善大学生教育的日常数智化实虚融合场景,促进大学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创新开放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养成。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鼓励高校升级构筑人才培养新生态,进行“教育链+创新链”的一体化谋划,综合运用好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新手段、新形态,建立高等教育多元融合智能化新模态。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推进产教深度协同,建立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协作模式,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加大开放办学,积极培养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

  注重夯实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建立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才能有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应注重夯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时,更加凸显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二是善用新技术条件。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新媒体和数字化平台,开发形式多样的在线课程,让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强化安全管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管理,及时就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经济现象等给予学生正确引导,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想意识和政治观点,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中牢牢把握主动。

  【作者系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本文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22D10)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