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云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时指出,“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生动见证,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鲜活教材。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湖南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重视发挥革命文化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作用,赋能铸魂时代新人。
用好红色场馆,传播红色精神。一是加强红色场馆的保护建设。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摸清家底,完善红色遗址、革命文物分级分类保护体系;落实《湖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建立健全不可移动红色资源保护管理责任人制度;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二是加强红色场馆共建共享。集合全省社科理论界、党史界学者力量,推动红色场馆提质升级;搭建共建共享新平台,探索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专业建设新机制,形成用好红色资源的合力;持续深化馆校合作,打造一批红色基地,充分发挥红色场馆的教育作用,促进馆、学、研资源共享、合作共建。三是加强红色场馆的数字化建设。完善红色场馆数字基础设施,借助数字技术,整理并永久性保藏革命历史遗迹、革命文物、革命文献;打造一批“人景交互”的数字化建设示范点,提升韶山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红色文化传播标志性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文化体验课堂,积极开发红色数字文创产品,延伸红色文化传播链。
做好学术研究,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学术研究,阐释好红色文化、提升红色教育水平,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必要之举。一是建强学术研究人才队伍。全省社科研究、高校等应结合各机构特点、学术人才特长,找准重点,凝练富有特色的学术研究方向;完善相关学术人才保障机制,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评价考核、项目申报、人才评选等方面予以倾斜;持续实施“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优化培养模式,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促进红色文化研究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是聚焦学术真问题。就红色文化内涵、时空范围、传承规律、现代化发展等开展系统研究,不断深化红色文化的价值挖掘和创新利用。三是加大学术阐释力度。依托湖南红色文化研究院等研究平台,进一步完善我省红色文化研究规划,努力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态势。
建好红色课程,筑牢理想信念。一是推动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推动中小学校以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的红色题材课文为基础,将湖南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生动讲述湖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情怀、红色功绩,发挥其铸魂育人作用;建设好“湖南省红色文化资源库”,组织编写具有湖南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辅教材,为全省思政课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供丰富红色资源支撑。二是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积极利用各类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广大青年深入开展实地参观、现场教学、实践体验等活动;支持学校与红色教育基地密切合作,联合培养“青少年红色讲解员”“红领巾讲解员”等,引导青少年生动讲述红色故事、阐释红色精神。比如湖南雷锋纪念馆精心打造《雷锋精神照我心》微团课、《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微队课、《穿越时光的青春印记》等精品课程,延伸了红色宣讲的广度。三是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各类育人空间。依托校园雕塑、宣传栏、文化长廊、校史馆等建筑和设施,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景观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其铸魂育人功效。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