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垄溪乡学校 赵静
我们经常会用一些“标签”来形容他人和自己。在学校,一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很容易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久而久之,他甚至会用“反正我是个坏学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晓彬(化名)就是这样一名学生。初一报名时,一些学生一看花名册上有晓彬的名字就发出哀嚎。原来,晓彬读小学时学习成绩差,性格暴躁易怒,爱捉弄同学,经常打架斗殴。“干什么都笨,怎么教都教不会”“打架王”“野蛮人”等等,这些都是专属于晓彬的“标签”。
听到这些简单粗暴的形容词时,我作为新老师充满不安,和一种隐隐的悲哀:比起晓彬本人,我居然先认识的是他的“标签”。人真的可以被这样简单粗暴地定义吗?我心中的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开学第一周,我走访了晓彬家。我发现晓彬家长对他的期望很高,但评价孩子存在偏差。比如家长说晓彬“懒得没药医”,但实际上晓彬会做家务,只是不太主动。我建议家长与晓彬沟通时,尽量用事实描述,而并非贴“标签”。
改善了家庭情况,还有班级。刚升入中学,大部分学生彼此陌生,我开展了一些活动来增进他们的感情。比如在班上安装了一个“心语信箱”,要求同学们用小纸条记录他人做的好事,投放到信箱中,每周班会公布。
同时,我经常与晓彬谈心,了解他的情况,还刷新他在班里的存在感。比如在课上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鼓励他参加班上的文体活动等,并大胆地安排他担任语文课代表。收发作业对他来说难度不大,也可借此让他和同学有更多联系,培养他的责任意识。
一开始,晓彬并没有做得很好,总是迟交或漏交。经过我反复提醒,他做得越发尽责,总是将作业收得整整齐齐。渐渐地,我终于在信箱里发现了表扬晓彬的纸条,而且越来越多了:他搬水时很积极;跑操时口号喊得最响亮;遵守课堂纪律……我把这些纸条都送给了晓彬。随着纸条越来越多,晓彬也变得越来越自信,逐渐融入班级。那些原本贴在晓彬身上的“标签”,也随之减少了。
晓彬的转变是巨大的、可喜的。教育不是指责不完美,而是去发现美。每一个学生都不应该被“标签”所定义,他们是独立的生命,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真心和耐心好好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