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毛凌云
创办于1911年的楚怡工业学校(简称“楚工”),秉持“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与精神,一代代楚工人传承发展铸就“楚工教育丰碑”,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富矿。研究厚植于楚工办学实践中的“楚怡基因”,对现代职业院校在新时期打造职教品牌、抢占职教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价值。
一、传承爱国基因,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陈润霖先生筹办湖南私立楚怡初等工业学堂,坚持“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办学理念,将爱国摆在办学的首位,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将反帝反封建、振兴中华等爱国思想融入修身学等课程,教育学生为祖国勤奋学习,鼓励学生立大志、学本领,为国为民。
同时,楚工鼓励学生课余开展爱国情怀的剧本表演与诗歌朗诵,爱国报国的思想随之浸入每一个楚工人的灵魂深处,爱国报国思想也成为楚工学生求知上进的不竭动力源。楚工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有益范式。现代职业院校应当大胆借鉴楚工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顶层设计,系统设计科学合理的全面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重点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让爱国报国成为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通过课程教学与文化感染,让爱国主义思想于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思想深处,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
二、传承工匠基因,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楚工教学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真正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楚工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每周开设实习课,就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操作练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成为楚工学生的一种自觉。从楚工的教育实践中,楚工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之所以这么突出,关键在于其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思想,并切实将实习实践落到了实处。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借鉴楚工经验,真正将实习实践摆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强化学校在实习管理中的作用,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勤干苦干的精神,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深植入学生的头脑中,让工匠精神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三、传承奋斗基因,创新励志教育形式
陈润霖先生为实现“教育救国”的奋斗目标,坚持“须把教育事业为全体人民着想,不成为少数贵族阶级或者有特殊势力的人的教育”的指导思想,先后创办楚怡小学、楚怡工业学校,后又创办中学和幼稚园,三校一园的办学体制在当时影响巨大。在国破家亡之际,不断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把楚工打造成为当时的职业教育品牌。职业院校要借鉴楚工励志教育模式,努力创新励志教育形式,让励志教育成为一种常态。
四、传承奉献基因,创新师德师风新风尚
在楚工创办和办学实践过程中,陈润霖先生尽倾其财,动员亲朋好友捐赠或投资,虽辛劳至极,仍“怡然乐育”,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奔走在复校长沙的路上,为教育救国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先生高尚的人格感染影响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教师进入楚工任教,楚工的教师受陈润霖先生的影响,敬业奉献,自觉扛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楚工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爱岗敬业、怡然乐育的奉献精神,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引领示范作用。职业院校要将楚工的奉献基因传承下去,将其作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建设和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借鉴楚工吸引教学名师的做法,改革教师引进机制,不拘一格求贤才,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教师建设标准,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怡然乐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楚工办学内涵,弘扬楚工文化,传承楚工价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品牌,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省职教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楚怡”职教精神研究(项目编号:ZJGD2021128),娄底职院职教高地理论与实践课题:“楚怡”精神传承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LDZYZJGD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