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 弦歌奏新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8月1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
——十年来湖南科技创新谱新篇

  上图:2021年4月27日11时20分,包括中安国通一号卫星在内的九颗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

  上图:技术人员在对中安国通一号卫星做最后检测。中安国通一号卫星由湖南航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和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岳阳研究院联合研制,是国内首颗具有实时响应、交互操作、智能管理能力的智能遥感卫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6月17日,“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杜雨泽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科技创新谱新篇。8月11日,湖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新闻发布会。

  过去10年,湖南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努力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加快迈向科技强省。

  实现“两千三万”跨越,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在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里,一款由细如发丝的钻针材料制成的微型钻头,在1平方厘米的精细印刷电路板上,留下2500个大小一致的钻孔;在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直径只有头发丝1/7的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热导率却是铜的1.5倍以上,拉伸模量达到碳钢的4.5倍以上,历经上千摄氏度高温仍可坚如磐石,韧如发丝。

  近年来,一大批企业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由湖南走向全国。我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总比重超过85%,2021年企业创新能力指数居全国第8、中部第1。

  “这十年,我们实现‘两千三万’跨越。”省科技厅厅长李志坚说的“两千”,指的是2021年预计突破1000亿元的全社会研发投入、1261.3亿元的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这两个数据在2012年分别只有287.7亿、42.2亿元。

  “三万”,则指的是11063家高新技术企业、11401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994.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两千”促“三万”。创新投入增速的“快”,带来科技产出的“优”、创新主体的“强”、高新产业的“进”。

  长沙创新实力升至国家创新型城市第8位,长株潭获批全国第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4个国家创新型城市、3个国家创新型县市、8个国家高新区、1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核多极多点支撑,湖南全面创新、全域创新呈现新格局,全省创新综合实力进位到全国第11位。

  获国家科技奖201项,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跑领先水平

  8月11日,地下32米,长沙湘江过江隧道施工现场。铁建重工制造的一台总长136米的盾构机正以每天前进6米的速度,24小时一刻不停地向前掘进。大概还有200多天,它将到达湘江东岸的预定终点。

  盾构机向“深地”挺进,北斗卫星在“深空”遨游,“海牛Ⅱ号”深海钻机向“深海”探索。

  超级杂交稻不断刷新“中国产量”,“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展现“中国算力”,超高速轨道交通牵引技术支撑高铁跑出“中国速度”。

  10年来,以“三超”“三深”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湖南贡献。

  10年来,湖南累计获国家科技奖201项,主持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三高四新”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89项,申请专利1358件、授权专利749件。

  省科技厅副厅长朱皖介绍,湖南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精准靶向布局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在“大国重器”版图里烙上“湖南印”。全球最长臂架泵车、最大吨位旋挖钻机、最高电压等级最大容量变压器等,在国家超级工程中频显身手。

  在国家信息安全把守中筑牢屏障。飞腾、鲲鹏CPU和麒麟操作系统“两芯一生态”,站稳“守门员”之位。

  在极端制造制高点上登顶。超大尺寸铝合金构件、超微尺寸撞针、机床超精密基础部件等,提前占位。

  建平台、聚人才,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实现新突破

  一条“湘江”奔向智能未来,一朵“芙蓉”绽放“芙蓉国”,两座“岳麓山”承载种业、工业创新希望。

  去年以来,湖南启动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四大湖南省实验室建设。

  推动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升级、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轨道交通大科学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实验装置等建设,筑就科技创新高地“四梁八柱”。

  省科技厅副厅长曾立新介绍,这些高能级创新平台是体现国家使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翻了一番,达到167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个。

  近年来,湖南获批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彰显湖南创新力量与担当。

  坚持把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湖南所能结合起来,建平台、聚人才、出成果。

  10年来,湖南省级科技人才项目经费增长9倍,精准靶向支持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省自然科学基金规模扩大6倍,累计支持1.6万余名优秀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累计增选两院院士26人,在湘两院院士增至42名;国家级、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突破3100人,翻了两番。

  以人民为中心,3万余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

  8月,酷暑,衡阳县有名的高级农艺师徐三阳,隔三岔五便会奔赴村里,推广一种“棉—瓜套种”和“棉花+荷兰豆”的高效种植技术,仅西渡镇梅花村,全村每年纯收入便增加200万元以上。

  徐三阳还有一个头衔——农村科技特派员。10年来,像徐三阳一样的3万余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湖南的田野大地上,成为决胜脱贫攻坚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强助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坚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出发点,让科技创新更有“温度”。

  这种“温度”,体现在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上。

  辅助生殖与生殖遗传技术、猪胰岛异种移植、柴金解郁安神片、肿瘤电场治疗仪……湖南不断强化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3个国家级、97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我省实现临床医疗协同创新网络全覆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省第一时间启动科技应急专项,核酸检测实现分钟级速度,高性能无创呼吸机达国际先进水平。

  这种“温度”,体现在更好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上。

  连续5年发布湖南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目录,为碧水、净土、蓝天保卫战提供科技解决方案;组建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母亲河再现漫江碧透;制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绘制技术路线图,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这种“温度”,体现在更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上。

  北斗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毫米级定位精度,以科技助力防灾减灾;中联重科开发的113米登高平台消防车,以科技助力应急救援;全国首条第三代组合烟花全自动化生产线,以科技助力安全生产……

  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建元表示,湖南将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为民导向,进一步增进全省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