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伙子文川大学毕业后,来到广州工作。他一有空就拿着地图骑着单车,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穿梭。一天,文川迷路了,当时他正站在一家大宾馆的附近。他想从地图上找到这家大宾馆的位置,可是地图上根本没有这家宾馆的影子。文川一路问行人,回到住处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文川疲惫地躺在床上想:那么多的宾馆、酒店和工厂,为什么在地图上找不到呢?如果把市区内规模较大的商业和文化机构都标在地图上,做成一份商用地图,这样就能给投资商和游客带来更大的方便。文川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创业机会。然而,设计和制作地图所需要的经费不菲,钱从哪儿来?文川决定找人资助,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让那些将出现在地图上的单位出钱制作地图!文川做了一份企划书,设定每家单位出资500元就能入选地图。仅仅一个礼拜的时间,文川就拿到12万元的赞助费。
文川的商用地图企划还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和大力支持。他们认为商用地图如果能够成功出版,一定会成为广东省的一个窗口,对全省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有了政府的支持,很多单位甚至主动找文川联系业务,短短半年时间,文川就得到了300多万的赞助。经过3个月的制作,文川的广东省商用地图终于问世了,地图尚未上市,订购量就已经多达50万册。一本地图,不仅为商务人员和旅游人士提供了方便,也让文川走出了一条成功路。随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经过20年的打拼,他的公司已经成为了广州最大的文化发展公司。 (摘自《产权导刊》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