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卖火柴的小女孩》确是安徒生的含泪之作。但是它所要唤起的并不是憎恨和革命;而是同情和人道主义。
对于一个民族也罢,对于一个国家也罢,人道主义是必不可少的教育。
一个人的头脑里不会天生就产生以人道主义为人性之最高原则的思想。
人需要人道主义的教育。
《卖火柴的小女孩》究竟是写给谁们看的呢?作为童话,它当然是首先写给孩子们看的;但它绝对不是首先写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们看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们买不起安徒生的一本童话集。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生活不怎么穷的人家乃至富人家的权贵人家的小女孩们看的。通常,这些人家的小女孩晚上躺在柔软的床上或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听父母或女佣或家庭女教师给她们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她们的眼里流下泪来了,意味着人世间将有可能多一位具有同情心的善良的母亲。而母亲们,她们是最善于将她们的同情心和善良人性播在她们的孩子们的心灵里的——一代又一代;百年以后,一个国家于是有了文化的基因……
这是为什么全人类感激安徒生的理由。
凡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其文化之意义曾体现于特别重要的两个方面——启蒙了穷人和教育了富人;从而,文化了国家。
我认为这是比革命伟大的意义。
文化当然绝不仅仅有以上两个方面的作用。但倘竟从来没有好好地起到过以上两个方面的作用,其文化的品质,无论怎样提升了来进行评论,都是可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