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安全感。刚断奶的孩子,就被人操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上小学到上大学之前,都被人恐吓着“下一个被淘汰的可能就是你”;等到上了大学,年级越高,离社会越近,就越是对即将投身的社会充满了恐惧,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会告诉你说,外面的世界都是狼,正等着你们这群羊;而正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着的人们,也难得找到安定的状态,无论是生活中的婚丧嫁娶柴米油盐,还是工作中的残酷竞争玩命挣扎,都会在同一个背景音下进行:“你即将被抛弃,你就要被淘汰,你会老无所依”。
最近的一次受惊吓,是有关退休的事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说了一句话,“延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人社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这个表态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弹,人民网进行了一项调查,232万网友参与了投票,其中94.8%的人投票反对,仅有2%的人表示支持。眼看着网上闹得沸反盈天,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出来放话,说他们的确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但进行政策研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不会在近期立刻实施。
为什么仅仅是一次延迟退休的旧话重提,就引发这么大的反应?为什么在网上会有一边倒的反对声音?因为大家都怕了。
首先怕就业压力更大。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反对的声音尤其激烈,他们说“本来岗位就这么多,都被老家伙们占了我们怎么办”?其实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人口红利已经耗尽,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岗位虚位以待,所以学生们的担忧并不成立。当然,大学生们自己也明白,他们所说的岗位,实际上指的是他们心目中的“好位子”,出力流汗的蓝领岗位,他们是不屑的。
其次,怕的是收入分配不公。激烈反对延迟退休的意见中,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声音是: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中高层人员的收入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延迟退休对他们有利,应该先并轨养老金,再谈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者本身就是养老金双轨制的既得利益者,不肯“革自己的命”,反要普通公众割肉,这当然不可接受。有关专家也论证出,延迟退休对大多数劳动者不利,特别是对蓝领工人更为不利。因为蓝领工人到四五十岁后,被企业以各种理由辞退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一旦被辞退,不但意味着不再有稳定的收入,还意味着仍然要交养老保险金。如若再延长5年,日子会更难熬。
看来,对大多数劳动者来说,职业生涯是一片“苦海”,他们在劳作中损耗着自己的身体,他们拿着勉强满足养家糊口需要的报酬,在苦熬中期盼着退休以后,拿上退休金安享余生。如果延迟退休成为现实,那么就意味着他们还要在这苦海中多挣扎几个年头。
(摘自《南都周刊》2012年第25期 马志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