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第03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广告刊例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2年04月1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船王包玉刚
“合纵”胜英资

    ▲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经济命脉长期被怡和、太古、会德丰、和记黄埔四大英资财团所操纵。从20世纪70 年代起,以李嘉诚、包玉刚等为代表的新兴华资财团开始与英资财团抗衡。

    “合纵”李嘉诚各取所需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码头。一直由英国的怡和财团所控制。但九龙仓的大部分股票掌握在众多散户手中,怡和只占一部分。1978年初,包玉刚开始吸纳九龙仓股票,他发现李嘉诚是散户中的大户,持有九龙仓股票2000 多万股。李曾想暗中收购九龙仓,但由于包的出现及汇丰银行的介入,李嘉诚一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包玉刚分析李嘉诚的意图:李老谋深算,不会轻易冒毫无把握取胜及得罪汇丰银行的险,他一定在暗中摇摆不定。为了不让李嘉诚倒向怡和,包玉刚秘密约见了他。两人协商后,李嘉诚表示愿把九龙仓 2000 万股票转让给包玉刚。而包玉刚需要帮李搭桥,从汇丰银行中承接和记黄埔股票 9000万股。

    李嘉诚买九龙仓股票是每股10元, “转让”给包玉刚,却以每股 30 余元脱手,仅这笔交易,即可获利两三千万港元。同时,他不费吹灰之力,又从包玉刚手中接过了和记黄埔 9000 万股票。而包玉刚对这吃亏的事却能视而不见,个中原因就在于他表面上损失了几千万港元,而把9000万和记黄埔股票卖给李嘉诚,更是损兵又折将,但他实际获得的东西比失去的更多。他从李氏手中接过九龙仓2000万股票,再加上他原有的一些股票,他已经可以和怡和公开竞购。

    现金计划打垮对手

    1980年,怡和有些按捺不住,售出大批其它股票和地产,筹得 9.8 亿资金,准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包玉刚则突然宣布把九龙仓股票转卖给隆丰公司。不知内情的人,均以为包玉刚被怡和的反击吓坏了。其实隆丰是包氏财团下属的一间上市公司。包玉刚转此一手是名转实不转,不但不是退却,反倒是做好了决战的准备,一旦得手即可得到九龙仓,一旦失利赔掉一个隆丰,就能推卸全部法律责任,此乃舍车马保将帅的高招。

    怡和趁包玉刚正在巴黎的时机,突然由名下的置地公司宣布以两股置地新股置换一股购入九龙仓股票。远在巴黎的包玉刚接到消息以后也有点大惊失色,但他慢慢地冷静下来,准备针锋相对、迎头痛击怡和。他并没有回香港,而是取道去了英国伦敦。经过协商后,那些与包玉刚有联系的伦敦金融机构,都表示愿意借款给船王。这使他心里有了底。

    然后,他马不停蹄搭班机连夜返回香港,立即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会上,他宣布:怡和趁他人不在搞突然袭击。他决定迎战,在两天内向股市收购股票2000万股,每股出现金 105 港元。这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全港轰动,家喻户晓。

    现金收购2000 万股票,怡和的人觉得他们是输定了。他们不相信包氏两天之内能拿出如此多的现金——20多亿港元。然而,包玉刚果真履行了诺言,在两天内付出 20 多亿港元,收足了 2000 万股票,从而压倒怡和洋行,出任九龙仓董事会主席。实际上,收购九龙仓股权是一个长期投资计划,从暂时经济获益的角度可能一下子看不清它的意义。但是包氏此举深得在港华人的赞赏,他的声望从此与日俱增。

    (摘自《二十世纪重大经济谋略》 四川人民出版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84329417 传 真: (0731)84323862 订报热线: 8008786966
本报在西安、沈阳、北京、济南、成都、重庆、南京、福州、兰州、昆明、南宁、长沙12个城市设有分印点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语
   第03版:富
   第04版:谜
   第05版: 书
   第06版: 达
   第07版:史
   第08版:谋
比比更明白
家常话套出贪官底细
船王包玉刚
“合纵”胜英资
下属不贪︐领导不安
只拉弓不放箭
英雄巧过美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