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花 唐松林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并对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理想信念、课堂设计、实践效果等多方面,对乡村教师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应该坚持系统化思维,突破传统评价的标签性与片面性局限,将评价的关注点聚焦在师范生全面发展上,提升师范生师德师风水平、强化师范生实践技能,打造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的乡村教师队伍。
优化评价,遵循系统性逻辑。乡村教师培养评价是一个涵涉多要素的系统工程,目标、课程、课堂、实践和文化都是评价的核心要素,各维度相对独立,互为影响。目标是指向,是乡村教师培养的愿景与追求;课程是“施教之基”,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托,是达成乡村教师培养目标的主要支撑;课堂是“教学之所”,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实现乡村教师培养目标的主要场域;实践是“用武之道”,是训练师范生未来从教技能的必然路径;文化是“育人之魂”,是涵养师范生未来从教职业特质的精神养料。随着时代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乡村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乡村教师培养评价,必须基于这些维度的功能与特点,分别构建评价模块,通过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师范生拥有振兴乡村教育的全面素质。
创新理念,探索多维度范式。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予教师特定的奖励或某种惩罚,而是为了引导教师实现从关注数量到强化质量、从注重形式到强化价值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比较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一度形成了“唯分数论”的片面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情感态度、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评价。乡村教师培养,要健全综合评价。教师的胜任力、工作业绩和效果不仅体现在知识传授上,更体现在道德引领上。因此,既要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定量评价,也要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谈话等方式增加一定的定性评价;既要注重知识、技能与素质的显性评价,又要注重内在于人的思想、理念、价值与精神的隐性评价;既要注重所有师范生教学效果的共性评价,也要加入乡村教师培养独有的乡土性评测指标。要强化过程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通过对师范生学习过程的记录、跟踪和分析,全面了解师范生的学习状态、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乡村教师教育提供及时反馈和调整建议。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鼓励家长、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各方参与教育评价,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全面。
突出乡土,提升专业化素质。一段时间以来,乡村教师培养乡土特色不够鲜明,以至于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适应性不强,难以满足乡村教育的现实需要。乡村教师培养评价必须突出乡土特色,从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案调整到培养模式变革和课程结构体系等,都要基于乡村的独特实际。突出“应用取向”,考量乡土特色课程与内容以及课程间的融通与协同性等,解决课程与乡村教师培养目标的契合度不高、达成度不强等问题。强化实践培养。重点考察“乡校村”共建机制的利用效率,以及师范生适乡性教育教学等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实践实训中乡土性弱化、重学轻做、学多做少等问题,助力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完善保障机制。一方面,评价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系统的开放与共享程度;评价多元培养主体间的协同与联动水平;评价教学支撑体系的开放与协同能力等,着力解决乡村教师培养的联动性、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对师范生乡土文化认同和乡村情怀水平进行定期测评,解决乡村教师培养中乡土文化沉浸不深、师范生扎根乡村的定力不足问题,坚定师范生理想信念、筑牢师范生的思想根基。
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乡村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通过构建系统性、多维度、专业化的乡村教师培养评价体系,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乡村教师培养的真实情况,为提高乡村教师综合素养,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分别系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地方高校幼儿师范专业乡土化”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湖南大学教授。本文为2022年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院系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培养五维评价体系探索”(TGYX2022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