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
守护莲城蓝天碧水与净土

  彭 婷  黄艳红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到党的二十大明确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近年来,湘潭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特别是今年以来,湘潭市生态环境局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为抓手,结合“四下基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为加快湘潭高质量绿色发展、守护莲城蓝天碧水与净土而不懈奋斗。

  学——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只有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原原本本学、围绕主题学、带着问题学、扎实调研学,真正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才能推动新时代生态环境事业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心连心走基层 面对面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首要目标便是“党的理论武装更加增强”。该局坚持思想上对标、行动上看齐,旗帜鲜明讲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强化理论武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班子成员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树立“学”的标杆,以上率下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局党组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任务,每名党组成员分别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内容;建立学习台账,对重要内容及时梳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进一步提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不仅有个人自学,还有集中学习。该局坚决落实党组“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制度,研究制定《2023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案》,明确9个方面的学习重点,列出学习参考资料清单,对全年的党组集中学习进行统一筹划,目前已开展11次集中学习。

  为了促进学习成果转化运用,推动班子成员相互之间交流学习收获,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开展“走找想促”和“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集中对工作难度大、矛盾问题突出的湖南兴湘氟化工有限公司信访投诉问题、武广高铁噪声扰民问题、华菱湘钢超低排改造等进行集中分析研讨,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更好促进问题解决。

  此外,每次学习研讨时,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班子成员轮流进行主题发言,围绕“如何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等11个主题交流,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开展4次专题研讨,旨在从“悟道理、讲感想、做打算”中深化学习成果,做到越学越深入,越学体会越多,越学理解越深刻。

  研——以“源头活水”解难题

  12月14日,湘潭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以现场参观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带队调研位于湘潭县的湖南珠江啤酒有限公司生产废水直排纳管工作。他表示,企业为保证啤酒生产废水达标排放,需投入大量处理资金,还浪费大量“碳源”,而污水处理厂因为碳源不足,增加了外购乙酸钠等有机物的成本。生产废水直排纳管,则可以实现酒废水资源化利用和治污碳减排“双赢”。  

  通过座谈交流,大家达成共识,基本解决企业“愿不愿”和污水厂“能不能”有效接纳处理其水质水量的问题,为珠江啤酒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自愿协商打下基础。生态环境部门和住建部门将加强帮扶,帮助珠江啤酒解决实施纳管协议的政策问题,指导其制定精准科学的运行方案,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唯有“源头活水”,方能解发展难题。当前,湘潭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新要求,都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题的办法和路径。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研究制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全系统8名副处职以上领导干部带头,明确20个重点调研方向,并选取11个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全系统各分局、各部门全员参与,围绕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制约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深入开展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察式调研,共查找问题123个。

  大气污染防治,一直是湘潭生态环境的“短板”所在。为此,该局坚持“一线工作法”,主要负责人带队赴长沙,考察学习喷淋设施安装、扬尘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智慧平台、督查问责和考核工作等先进经验做法,形成一份完整、详尽、系统的《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调研报告》。

  通过领导带头,湘潭市生态环境系统“源头活水”解难题蔚然成风。该局相关负责人通过调阅数据、分析比对、走航监测、现场排查,形成《关于万楼街道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报告》,为改善万楼街道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依据和对策;通过收集资料、走访企业、查阅政策,形成《关于湘潭市电镀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对全市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进行探索。

  根据调研情况,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通过专题研究,制定各类措施360余条,推动解决110个具体问题。截至目前,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率、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率均居全省首位。

  改——以“钉钉子”精神确保“祛病除根”

  “为人大代表兰广湘点赞!为生态环境、教育、城管部门点赞!”12月6日,在湘潭市幼儿园和中小学校高音喇叭噪声扰民整治方案座谈会上,原市人大代表、“老”环保志愿者王国祥为省人大代表兰广湘长期关注噪声污染、多部门联合整治噪声污染竖起大拇指。当天,湘潭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多部门共同研究全市幼儿园和中小学校高音喇叭噪声扰民整治工作。

  噪声污染是城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扰民问题,也是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前不久,兰广湘在全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评议会上提出这一问题后,湘潭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响应,联合市教育局、市城管执法局等,在多次研究讨论后,联合出台《湘潭市幼儿园和中小学校高音喇叭噪声扰民整治方案》,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集中整治”工作思路,减少高音喇叭噪声扰民现象,并将联合开展普法宣传,严抓共管,形成长效机制。

  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注重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不断破解湘潭绿色发展中的急题、难题、险题,这是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开展“走找想促”和“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一以贯之的作风。

  通过组织点、群众提、自己查等多种方式,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梳理在生态环境系统领域存在的问题,采取“小切口、深挖井”方式,深入分析问题背后存在的体制机制、作风纪律、能力素质等原因,提出措施办法,推动问题彻底解决。截至目前,112个问题中已有109个得到有效解决,解决率达97.3%。

  针对群众反映较多、整治难度较大、矛盾困难集中的重点问题,由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班子成员挂帅,带头领题攻坚,逐个制定整改方案。同时,组织力量因地施策、分类施策,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完全解决。

  整章建制,是“祛病除根”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出台或修订完善《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派出机构职能职责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等多个制度规定,推动“走找想促”活动成果长效化、常态化。

  “将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让企业感受到政府解决问题的温度和速度,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头顶蓝天、眼望碧水、脚踩净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贺丰炎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