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乔口镇 兴一湾乔江 话乡村治理

    乔口荷花虾养殖基地,特色产业逐渐成型成势。

    挥舞着大钳子的“荷花虾”。

    “乔江夜话”屋场会,干群共议乡村治理。(本文图片由乔口镇政府提供)

  王 茜

  乔口镇地处长沙望城区、宁乡市、益阳赫山区和岳阳湘阴县三地四县(市)交界处,是湘江古镇群的重要节点,面积46.23平方公里,辖7村1社区,人口近5万,其中户籍人口3.64万。获评全国特色小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等荣誉称号,成功入选湖南省“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今年以来,乔口镇紧跟省、市、区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部署,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坚定“一二三六”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环境保护红线,关注保障民生,顶压前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经济发展 乔口有活力

  “我们乔口的荷花虾,个大肥美,肉质饱满。”撒网、捕捞……一年四季,总能看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寒来暑往,不辞辛劳。汗水洒在劳作中,喜悦溢满整个乔口。

  乔口镇地势平坦开阔,田水资源丰沛充足,为发展特色“荷花虾”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荷花虾”也为这个曾有“长沙十万户,乔口八千家”美誉的古镇,注入了满满活力。

  经济奔腾,离不开产业撑腰。在乔口镇,荷花虾养殖渐渐成“势”。放眼望去,1.22万亩荷花虾“气场全开”,还蕴藏着无限“商机”。在这里,连片面积50亩以上的种植养殖基地就有45家,全镇荷花虾年产量2340吨,综合产值近2.2亿元。

  从小龙虾综合加工,荷叶、莲子等相关产业的深加工,到“稻虾米”实现超日标优质上市,虾蟹混养模式培育的“荷花蟹”获得全国金奖……在乔口镇村民的眼里,虾产业链上可谓处处是宝,“小龙虾+”新模式让产业综合效益得到持续释放。

  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力度不减。截至2023年10月底,乔口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8亿元,财政税收325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1亿元。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9万元,全镇的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此外,乔口镇以“特”为引领,做强现代产业体系。锚定“全国特色水产示范镇”目标,探索小龙虾预制菜、荷产品、稻虾米等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持续推进“乔口荷花虾”“翘嘴红鲌”为主导的绿色水产全产业链建设,目前乔口荷花虾种植养殖面积增至1.22万亩,年产量2340吨,综合产值近2.2亿元;以翘嘴红鲌为代表的特色鱼产业养殖水面增至5095亩,养殖企业28家,年产量达3060吨,综合产值近1.2亿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激发产业兴盛的内生动力。乔口镇完善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结对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定期走访企业,举行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听取企业家心声,积极协调各级职能部门,共同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为经营主体和办事群众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亲情化服务。

  绿水青山 乔口提质量

  乔口镇积极推进“政府牵头、部门协作、属地负责、分级管理、全域覆盖”的河长制工作机制,始终将河湖保洁作为河湖长制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乔口镇按照省市和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署要求,立足河流问题实际,围绕“抓好履职尽责,提升工作水平,完善长效机制,发动公众参与”等方面不断思考创新,扎实有力推进河(湖)长制,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绘就“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为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积极守护乔口碧水蓝天湖乡胜景,当地镇村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对面向群众讲解秸秆禁烧政策、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并充分运用村村响、横幅、宣传单、微信群、屋场会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多层次、高频率的秸秆禁烧宣传,力争“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留一处黑”,切实提升全民秸秆禁烧意识,助推生态振兴。

  持续建设美丽屋场。对标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标准,综合运用“留、拆、改”的方法,科学布局镇域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坚持片区先行、示范引领,全力推进建设团头湖马转坳美丽宜居示范片和顺风湖、陈家湾、杨柳托美丽宜居村庄,打造既具湖湘文化特色又有江南水乡风韵的美丽乡村,打造“产业发展样板、乡村建设样板、基层治理样板”。

  民生保障 乔口很幸福

  用心倾听民声,用脚丈量民情。乔口镇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实施“乔江夜话”基层党建工程,1400余名党员脚步向下、眼睛向下,以“乔江夜话”为平台,助推乔口发展蝶变。

  “村民朋友们,摩托车上路就一定要戴好安全头盔,夜间骑行光线差,车速一定要慢下来。”镇村党员干部、交警一中队、派出所民警、邻长和组长……多方发力,在一场又一场的屋场会中反复叮嘱着村民们。除了常规宣讲,乔口镇还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制作发放简易明了的安全知识小手册,组织群众集中学习,并且在“乔江夜话”屋场会上开展安全知识竞答赛,答对的群众可以获得头盔、安全扇等小礼品,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真正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近两年,乔口镇依托“乔江夜话”基层党建工程,引导“党员干部沉下去,组织群众聚起来”,今年来共开展实践活动150次,召开屋场会议142场,吸引参会村居民9000余人,共收集问题71个,已解决问题60个,解决率84.5%。2023年“热线+网格、吹哨+报道”工作成绩排名全区前列,共调解矛盾纠纷190起,调解成功率100%。在蓝塘寺村、湛水村试点推行“雷锋文明存折”积分管理制度,以“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全力保障民生福祉。精准匹配劳动者需求。乔口镇实现保洁护绿等援助性岗位就业80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57万元,推进9个精准帮扶项目,努力做好166户406人监测对象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

  人才兴则乡村兴。近年来,乔口镇紧盯振兴“主旋律”中人才这个关键“节奏点”,以“党建引领+人才培育+产业发展”为轴心,实施“乔江新荷”人才计划,支持基础教育,培育青年学子,集聚产业人才,选优村级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人才保障。

  据悉,“新荷”奖学金自2017年成立以来,得到了乔口镇广大乡贤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目前,该镇已连续7年举办“新荷”奖学金发放仪式,为全镇优秀毕业生发放奖学金和荣誉证书,累计发放奖学金43万余元,惠及学子460余名。

  乔口镇党委书记刘帅表示,下一步,乔口镇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城乡融合理念,注重展示水乡特色、体现乡愁原色、改善乡村底色,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走城乡融合、以城促乡的乡村振兴道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