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起洞庭音乐“春水”,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李宇涵

  “湘北洞庭文化圈”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出多样的民间音乐种类。民间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唤起群众民族意识、丰富群众生活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为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机遇与动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推动民间音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张扬地域文化特色

  洞庭湖区域是一个“小聚居,大杂居”的多民族地区,是典型的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在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中生长的乡土音乐,包含端午赛歌会、赞土地、叫卖音乐、民间祭祀等丰富多样的形态。尤其是在水文化的影响下,洞庭渔歌成为湘北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音乐歌种。以人文地理资源为依托,不断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构建具备洞庭湖区域鲜明特色的文化生态,既能赋予洞庭湖区域民俗音乐文化深刻的内涵,也将为洞庭湖区域民俗音乐发展创建良好的传承环境,使其不脱离赖以生存的文化乡土,有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创新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建构“三位一体”的互动合作模式

  建立民间传统音乐现代化的传承教育模式,关键是人才培养,包括民间音乐艺人的培养和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为此,需积极与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地方高校建立“三位一体”合作模式,探索将洞庭湖区域民间音乐传承与本土化办学有机结合,搭建专业传承平台。比如,成立进行相关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社会团体,组织专家学者发掘、编辑、整理文献资料,引导、组织社会团体和地方高校的民间音乐人才创作编排民俗音乐剧目并开展巡演。地方高校在学术资源方面占有优势,具有文化传承特别是对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应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合各文化机构和传播媒体的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推动传统教学方式创新,培养新一代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

  创新发展手段,运用新技术促进民间音乐的现代化转型

  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脱离不了时代所赋予的社会土壤,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要号准时代的审美脉搏。应在保留优秀民间音乐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让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与民间音乐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传统音乐的现代化转型,产生“新形式、新视野、新曲调”,为地方区域的民间音乐找到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例如,借助受年轻人喜爱和追捧的“阿卡贝拉”多声部方式改编洞庭渔歌,歌曲更加清秀流畅,旋律也更加和谐优美,使民间音乐的生命力在融合创新中不断拓展;再如以洞庭湖地区的人文生活场景为素材创编现代音乐剧,将民间音乐的唱、奏、跳等表现方式与曲艺表演相结合,推出有洞庭湖区域特色的现代民间音乐剧;借助新媒体直播、视频号、抖音快手等现代传媒工具进行传播和宣传来增加影响力,扩大受众面。

  促进文旅结合,推进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

  弘扬洞庭湖民间音乐文化,开辟洞庭湖区域音乐产业化渠道,将洞庭湖区域民间音乐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建立富含地域气息的“洞庭湖音乐文化之旅”产业品牌,使之面向社会与消费群体并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可利用区域民间风土人情特色,打造洞庭湖区域民间音乐文化场景,创建美丽乡村;运用数字智能科技开发具有洞庭湖区域特色的沉浸式体验文旅项目,发展交互式情景互动、表演体验等新型旅游体验;挖掘民俗节庆文化资源,活跃乡村文化旅游内容;运用洞庭湖民间音乐文化元素,研发有个性、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优化乡村旅游产业价值,推进民间音乐文化产业转化,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专任教师。本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洞庭湖区域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方式创新研究”(22YBA296)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