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
此刻是清晨六点,我坐在一栋乡村民宅的院子里。天空和地面湿漉漉的,忽远忽近的鸟语和振翅声不绝于耳,我的目光在《歌声跨山海》的封面与笔记本的空白文档间往复游弋,思绪却早已飞去衡阳的西南方——那里有青年作家李婷婷笔下的留守儿童学校,有一个从山野唱到国家大剧院的合唱团,有一群怀揣心事却眼神清澈的孩子们。
“雪花在她头顶应声起舞,簌簌击节,每落下一片,都扑出一声轻巧的和音。”李婷婷的语言有一种婉约的灵气,像大地上生发出的诗行,这几个写林林在山坡上唱歌的句子,有声有色,韵味无穷。灵动的文字后面,林林和小康两个孩子的心灵成长故事最打动我,他们有着相近的际遇,都历经了从封闭自我到敞开心扉的过程,曲折而美好。在读林林的故事时,几次觉得鼻子发酸,一个小女孩,从小没见过妈妈,爸爸常年在外务工,与体弱的爷爷和几近失明的奶奶相依为命,内心该是多么孤独。而小康,也因为长时间缺少父母的陪伴,变得胆小、不爱讲话。
所幸这所留守儿童学校重视美育,组建了合唱团,并请到了几位专业而有耐心的指导老师悉心教育。在李婷婷的书中,我认识了湖南科技大学的王育霖教授,以及他的学生团队。他们的精诚付出令人心生敬仰;他们的音乐课,不仅仅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合唱,更重要的是,他们传递了高于音乐艺术的生命哲学。林林、小康以及许多自卑的、胆怯的孩子收获了自信,他们的眼中有了光芒,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他们把清越的歌声,唱到长沙,唱到北京。
我和李婷婷是好朋友,我知道她近些年一直都有参与公益活动,为乡村孩子们上摄影课、诗歌课,甚至为乡村孩子们在长沙办展览。而我自己,始终没能迈出这一步。究其原因,是我还没有想明白,到底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有效的。多年前我看过一封乡村孩子的信,大意讲的是请大学生不要来支教,当然,信里指向的是“暂时性”“旅游式”支教,理由很合乎情理,一是孩子们刚和老师建立情感联系,马上又要面临离别;二是很多大学生的学识、见识远胜过乡村教师,在课堂上时常出现发音纠错、知识性纠错,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老师产生不信任感。正因如此,我一直对支教这件事心存顾虑,我告诫自己,倘若不能至少用一年时间去持续教育、关注一群孩子,就不要动这个念头。李婷婷《歌声跨山海》,某种意义上为众多跟我有着同样顾虑的人提供了一个实验性样本。
如果拿不出整块时间去支教,那就避开纯粹的学科教学,从美育切进去,这种可行性极强。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体系后,席勒提出“美育”概念,指出应当培养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我们不妨从狭义的美育理念起步,把更有温度的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教育带到乡村学校,如脚步不能至,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一定会有成效。
《歌声跨山海》既是一部纪实文学,也像是儿童文学。作家李婷婷心中始终葆有一颗童心。在一系列的叙事中,李婷婷始终保持着温暖而克制的叙述者姿态,纸笔柔和,字字入心。我对李婷婷说,这个素材很珍贵,倘若把林林、小康作为主角,可以写出很精彩的儿童小说来。这个提议或许多余,毕竟,文学最重要的东西是其精神内核而非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婷婷已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思考与讨论的文本,同时为乡村书写和教育书写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学无形,诗意有声。
(《歌声跨山海》,李婷婷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