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2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畅 通讯员 夏莺)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雷振新副教授课题组,近日在天体物理学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发表题为“基于LAMOST 光谱数据证认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基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光谱数据,发现和证认222颗热亚矮星,包括131颗复合光谱型,其中一颗为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宽距热亚矮星双星,远超理论模型的预测值。该研究成果对热亚矮星的形成模型提出了新挑战。
热亚矮星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小质量恒星,质量大约只有太阳质量的一半,但表面有效温度达到太阳表面有效温度的4倍。热亚矮星对于理解小质量恒星的形成与演化、星震学、恒星内部元素扩散过程等天体物理前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知的热亚矮星大约有6000多颗,其中绝大多数是单光谱型,通过复合光谱证认的热亚矮星非常少。在“基于LAMOST光谱数据证认复合光谱型热亚矮星”研究成果中,湘潭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国家天文台、捷克科学院为合作单位。此项研究是利用人工智能方法搜寻特殊天体的阶段性成果,是天体物理学和数学学科交叉的重要体现。
“天文统计学及大数据应用”是湘潭大学数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重要支撑方向。近年来,“恒星与星际物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紧密围绕该方向开展研究,在基于天文观测大数据的天体分类和性质研究、星际物质性质的模拟计算、磁流体力学的天体物理应用、天体的时域性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