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第03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广告刊例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公也有错判时
刘典

    包拯在担任开封府尹时,有个人犯了罪,被官府缉拿归案,按刑律,将受杖打惩罚。那人被判杖刑,顿时就慌了,托关系找到包拯手下的一个小吏,“意思”了“意思”,希望能够免于伤筋动骨的刑罚。

    那个小吏见犯人如此“上道”,于是就支了一招,与犯人约定:“等府尹(包拯)审案时,肯定要我来记录你的罪状,到时你大声呼冤自辩,我自有办法为你减轻刑罚。”

    犯人心领神会,等到包拯一上堂,犯人便照小吏的吩咐,拼命为自己分辩。这时,小吏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大声呵斥:“别再多说了,快快受了杖责,滚回牢房去吧。”包拯一生中最见不得的就是贪官污吏恃强凌弱,此时见这小吏卖弄权势,便要打击他的嚣张气焰。于是将那小吏当堂责罚一通,而反过来将那个犯人的脊杖改成臀杖,从轻发落了。

    号称明察秋毫的包拯被油猾小吏蒙住了眼睛,称得上包公一辈子数得着的糗事了。

    包拯之所以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有一颗嫉恶如仇的心,这颗心不因外物所动,即使是皇帝的亲戚,也照样秉公处理。可是,包公这颗“嫉恶如仇”的心,却为小吏所利用,结果一时冲动,代替了法律的评判,作出了违背事实和法律的判决。

    (摘自《法律和生活》第10期 刘典/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84329417 传 真: (0731)84323862 订报热线: 8008786966
本报在西安、沈阳、北京、济南、成都、重庆、南京、福州、兰州、昆明、南宁、长沙12个城市设有分印点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语
   第03版:经
   第04版:谜
   第05版:乐
   第06版:达
   第07版:情
   第08版:谋
宋朝的繁荣靠什么
田中角荣访华归国曾被逼剖腹自杀
胡椒和苏木,终结郑和下西洋历史
包公也有错判时
嘉庆整治官场“三风”
微博“是非地”打响婚姻保卫战
这九句话不要对父母说
男人的朋友
它一定很想我
吴宓的“无”与金岳霖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