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康、雍、乾时期重在治国,嘉庆整饬则重在修为。在嘉庆心目中,能吏须要实政、勤政、倡廉祛奢。由此,嘉庆下令整饬“三风”。
一禁古玩宝物呈贡之风。乾隆后期,京城官场盛行古玩字画呈进之风。凡外省督抚进京觐见,或逢庆典节日必进呈珍稀古玩、名贵字画,以邀宠信。古玩字画成了高官行贿、索贿的重要猎物。和珅被抄家财中甚多玉器、古瓷、名字画 。上行下效,巧取豪夺。此风加剧了官吏败坏。嘉庆下发禁令,“嗣后概不许呈进”,违者“以违制论,决不稍贷”。
二禁京城设戏院,高官养戏班的奢靡之风。官吏懈怠政务沉湎于声色犬马,被当作“太平盛世”的景观。京官迷恋戏院捧“戏子”为乐,“征逐歌场,习俗日流于浮荡”;高官则署衙内自养戏班,奢靡妄费;地方官吏借口年节,雇觅戏班,寻欢作乐。嘉庆规定戏院迁出京城,“各省督抚司道署内,不许自养戏班”,地方官吏俭廉祛奢,“以肃官患,而维风化”。
三禁疲怠玩忽之风。疲怠玩忽已成清王朝官场之顽疾。若说送礼、敛财已成为权力寻租的官场潜规则;懈怠、麻木则不只是暴露伦理的缺失,更是一种消极腐败。清朝常见各地奏报被内务府扣压,拖延成习;逢“破日”、庆节,文武大小衙门竟然自作主张,休政放假,玩忽渎职。嘉庆多次严加训斥:“诸臣等任意偷安,在家晏起,畏避早寒”,“积习不改,殊属怠玩,不知振作”,现饬令“满汉文武大小衙门堂官均著传旨严行申饬”。
嘉庆治“三风”是动了真格,处罚违规的亲王、高官并不手软。这对整饬吏治起了一定作用,奢靡、懈怠之风稍有收敛。显然,嘉庆整饬吏治有着很深的和珅情结,其整饬路径、举措均出自对和珅这一反面教员的省思。虽说,整饬吏治颇为热闹,对腐化官场的歪风有一定的抑制,但毕竟尚未触及根本,只是对乾隆晚年政务废弛的一个修补而已。 (摘自《新民晚报》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