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与戚继光,一个在事业鼎盛时做了屈死鬼,一个却立下一个又一个奇功,原因何在?是一个遇到昏君,一个遇到明君?还是一个朝中无人难立足,一个朝中有人好做官?在明朝中后期,明君肯定是遇不到的,不过与岳飞相比,戚继光确实是朝中有人,这个人就是一代名相张居正。
张居正力挺戚继光,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要是故意为难戚继光的,都被张居正不动声色地调走。张居正对戚继光的支持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一方面是因为戚继光确实有军事才能,另一方面还在于戚继光会做事。为了报答张居正的知遇之恩,戚继光在其回乡葬父时,曾派精锐部队护卫他南行。
而岳飞则不如戚继光会处理与当权派的关系。在一次百官宴会上,秦桧诗兴大发,要求百官每人作一首诗,诗佳者可坐上座。这可能是秦桧想自我展示一下,岳飞却不给他这个机会,自顾坐到上席,还写下诗句:“自幼从军未学诗,今朝赴宴强为之。削发搓缰系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江南美酒君须记,北国风霜我独知。百万金兵临城下,再请诸公去赋诗。”这不但扫了秦桧的兴,还把百官都一棒子打死。要知道朝中虽是主和派当权,但并不是没有主战派,岳飞这样做,没人愿意接近他了。
从传统道德来看,戚继光的操行确实不如岳飞,但戚继光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初调蓟镇,他上书朝廷,要求拨十万兵员供自己训练,但朝中反对声一片。戚继光很快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到朝中权要的支持,否则将一事无成。所以在任蓟镇总兵期间,虽然朝中换了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任首辅,戚继光都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戚继光为了国家安宁,忍辱负重和费尽心机,这一切,都是岳飞所没想到更没做到的。
(摘自《传奇故事》第2期 赵倡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