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了达到分裂和遏制新中国的目的,曾多次将航母编队摆在台湾海峡附近。然而,耀武扬威的美国航母最终被证明,它只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不惧航母威胁拿下两岛
1954年7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定。美国遂以武力进行威胁:8月17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出动第七舰队的航母编队。面对“航母威胁”,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以示惩戒。解放军的惩罚性炮击进行了十几天,美国方面仍然不知内情,误以为解放军要夺取金门、马祖,甚至进攻台湾。实际上,炮击金门只是试探性、有限度的声东击西行动,意在掩护解放浙江沿海诸岛的准备工作。
1954年11月1日,解放军空军开始轰炸浙江大陈岛,海军出击浙江东部海面。当时,美国第七舰队正在这两座岛屿附近游弋。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配合作战,一举攻克一江山岛。第七舰队见状,只得灰溜溜地撤走。1月19日下午,解放军以凌厉的炮火轰炸大陈岛,国民党当局急忙向美国求救,美国只好让第七舰队再“回来”。可1月30日,国民党军队还是不敌解放军,只好在第七舰队的掩护下撤退。
再次炮击金门巧妙交锋
1957年,美国为了扑灭中东的反美火焰,于1958年7月出兵黎巴嫩。这一举动遭到全世界的一致声讨。为了转移世界舆论的视线,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威胁,让第七舰队航母编队在台湾岛附近海域频繁活动。当时的美国海军参谋长伯克甚至扬言,美国海军随时准备像在黎巴嫩那样在中国大陆登陆。在美国航母编队的支持下,台湾方面不断派战机轰炸福建、骚扰江浙。
1957年,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威胁,从本国和地中海地区调派大批军舰、飞机,前往西太平洋,加强第七舰队航母编队在台湾岛附近海域的活动。为了挫败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并“肃清”东南沿海岛屿上的国民党军队。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决定再次炮击金门。但是,解放军对金门“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即只炮击封锁,并不登岛占领,逼得美国航母不敢轻举妄动。
外交手段警告逼退进犯
1962年春,美国政府的军政要员不断到台湾活动,一些官员甚至认为,进犯中国大陆的“时机已经成熟”,鼓吹“现在就动手”。美国的军舰、飞机也不断侵犯我国领海、领空。
1962年6月,中央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决心虽然很大,但关键要看美国是否支持,而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绝不会让台湾问题影响其全局。因此,中央政府对美国支持台湾当局策划进犯大陆的活动,给予了彻底揭露和严正警告。6月底,由于我党政军民已做好了全面的军事准备,台湾当局不得不放弃了大规模的军事冒险行动。
(摘自《辽宁日报》 章名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