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的房间都是空闲的……
环视一下自己,你那高配置的生活里,有多少资源呆在角落里被闲置着,浪费着?
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若是这名字你并不熟悉,那么《肖申克的救赎》你应该听说过吧?——谈到自己写作经验时,有一套自己别致的“小桌子理论”:
他写作的时候,只需要一张小桌子,一平方大小,学生桌摸样。一盏台灯足以照亮桌面,上面摆放着稿纸或者电脑,再无其他,一切OK。
在笑傲美国图书排行榜多年之后,他也曾尝试过给自己换一张宽大如单人床的书桌,胡桃木材质,看上去让自己“更成功”。但是不久之后,即宣告放弃,因为在这张桌子上他灵感全无,注意力随时被桌子上的小玩意儿吸引走。
自此之后,他只用小桌子写作,并将之作为写作的重要心得,在《写作这回事》里大加宣扬,语重心长地推荐给后来者:也许大桌子看上去很炫,但是小桌子,更适合写作。
同时,他还推荐说,写作时一定要在一间小屋子里,把门关上,你的灵感之门才会打开。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所谓低配人生,并非让你压缩自己的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而是在这个充满选择与欲望不断扩张的世界里,学会辨别与放弃,适当地low一点,不是你落伍,而是你懂得掌控自己的人生。
(摘自《中国青年》 201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