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段或几段关于气味的记忆。我们都认为气味如同记忆一样不可复制,而海归女孩儿娄楠石却做起了“卖气味”的生意,而且仅仅一年多,她就做成了一个嗅觉产业。
在新西兰留学期间,娄楠石常到外面打工。她最喜欢为农场主采摘奇异果,据说凡是在新西兰吃过这种水果的游人,回国后都非常怀念那奇特的香味。
娄楠石开始琢磨,一种气味之所以能让人刻骨铭心,一定是因为里面隐藏着许多令人怀念的往事。她想另辟蹊径做嗅觉生意——卖气味。2009年11月,娄楠石的第一家店在北京三里屯开张,名字时尚有趣——“气味图书馆”。
因为新鲜,店里来了不少人。但一小瓶30毫升的香氛,售价高达285元,与普通香水比算不上便宜,因此尽管参观咨询的人很多,真正的购买者却寥寥无几。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轻姑娘尝试地买了一瓶“菩提树”。没想到闻到那味道,女孩儿顿时热泪盈眶。“我喷了一点儿在袖子上,回来的路上边走边闻,它让我想起了儿时外婆家的山林,那里满是菩提的味道,所以我要送给妈妈一瓶,她肯定也会想起她的童年。”第二天,女孩儿再次光临,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导演张艺谋在《山楂树之恋》还没拍完时,就找到娄楠石,请她为几家大影院设计与电影情节相吻合的气味,做到情味并茂,给观众如临现场的感受。现在,就连奥迪也成了娄楠石的客户。
(摘自《现代女报》 小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