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董以良 通讯员 龙姝 刘纪新 周良才
10月20日,新邵县酿溪镇第四小学传来喜讯,校长王文廷收到了来自邵阳市教育局颁发的“2023年度邵阳市教育系统最美校园”的荣誉奖牌。而在一年多以前,这还是一所办学条件简陋的学校。“虽在城区,家长却不愿送孩子就读,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王文廷透露。为满足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学的心愿,当地政府投入7000多万元异址新建学校,焕然一新的校园得到了家长、师生的一致赞誉,这学期,学生人数已突破1700人。
“从一所薄弱校,到全市最美校园,酿溪镇第四小学改变的背后,正是新邵教育人追求‘精致教育’的生动体现。”新邵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柏初表示。近年来,新邵县以教育强县建设为目标,打造“精致教育”品牌,引领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全面改薄,精美校园塑形育人
何为“精致教育”?“其内涵是工作态度精心,管理过程精细,师资队伍精良,课堂教学精准,校园建设精美,教学质量精优;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造就有品位的现代教师,建设有品位的优质学校。”李柏初这样解释。而追求优质的第一步,往往离不开夯实建设“硬”基础。
和酿溪镇第四小学相似,陈家坊镇中学是一所农村薄弱校,“教学楼年久失修,条件最差时,学生要在铁皮房里上课。一下雨,操场大半都是积水。”校长石新苗拿出学校旧照片回忆道。
2021年,新邵县投入1800多万元,新征地、扩校园,对学校进行整体提质改造。10月20日上午,走进陈家坊镇中学,记者看到这样的场景:宽敞明亮的教室内,师生齐诵共读其乐融融;绿草如茵的运动场里,学生奔跑跳跃尽显青春风采……这所农村学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与城区学校无异。
在新邵县,无论是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这样的改变随处可见。近年来,新邵县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投入2.55余亿元实现全县学校全面改薄,每一所学校都朝着精致、美好迈进。
聚焦品质,精良师资引领成长
打造精致教育品牌,更要聚焦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如何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人浮于事的隐痛?2022年6月,一场“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教育活动在新邵县教育系统全面铺开,敦促每一位教育人查摆问题、提高自身,对所从事的岗位担负起责任。
新航中学是一所城郊整合校,办学10年,面临着优质老师流走、教师年龄老龄化、90%优质生源流向城区的现实难题。校长刘爱民结合“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活动,带头值班、推门听课。“学校每周评选一名爱岗敬业、工作扎实的星级教师,通过演讲座谈、故事分享,用榜样力量激励老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校长垂范引领,我们有什么理由躺平?”副校长胡检梅主动提出担任英语教学工作,还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学校新进老师进步。“我和同事们卯着劲学、改、比。学‘优秀教学经验’,改‘个人责任清单’,比‘主责主业成绩’,大家形成良性竞争,整个教学氛围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教研主任唐胜兰说道。
按照“精致教育”的要求,新邵县教育系统同步推进“我的岗位我负责 我的工作请放心”教育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各校务班子成员、广大教师全部参与,坚持查改结合、标本兼治。“我们就是要通过思想教育促教,通过体制机制促学,扫除教育系统中的‘惰’与‘弱’,让新邵教育强起来!”李柏初表示。
深耕教改,精准课堂迸发活力
全面推进“精致教育”,达到提振教育的目的,最根本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新邵县鼓励学校以“精致教育”为契机,结合实际查摆问题、重点剖析,创新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
“我们正在施行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432’生本课堂模式,细化了教与学中‘导、学、展、评’的各阶段各环节,明确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激发课堂内生动力,深受师生欢迎。”龙溪铺镇教育督管办主任宁花丽介绍。
“冬天到了,柳树的叶子掉光了,有大雪的陪伴,它不会孤单。”“雨水打在我的嘴里,咸咸的,是白云姑娘的眼泪吗?”在龙溪铺镇十字路小学,这样生动的语句在学生作文里随处可见。
结合“432”生本课堂,龙溪铺镇十字路小学创新开展了“五感作文教学法”。“老师从嗅觉、听觉、视觉等,唤醒学生感知力、激发想象力,引导学生从感官出发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会生活、表达生活。”十字路小学校长江小红介绍。如今,学生们提到作文不再畏难,有话可写,写作速度也越来越快。
“课改实施以来,龙溪铺镇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多名教师参加县市教学比武获得一等奖,上学期,十字路小学、龙溪铺镇中心小学教育质量综合测评有了大幅提升。”新邵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石剑光说道,不仅老师成长显著,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了自我展示的机会,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进一步提升,真正达到素养培养、精致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