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蓉
近年来,溆浦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抓前端、治未病”重要指示精神,促使更多矛盾纠纷实质性解决在诉前,为健全一方社会治理体系,夯实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写出了新篇章。
搭建多元化平台,拓宽解纷渠道。溆浦法院不断充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湖南化的创新实践“溆浦经验”内涵,全力打造“多元调解+多方联动”调解品牌。通过广泛邀请56名特邀调解员、整合25个乡镇人民调委会以及涉道交、金融、劳动争议等16个行业调解组织,将其纳入人民法院“总对总”调解平台,形成了“四位一体”的调解协同模式。基层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重要契机,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金牌调解室紧密合作,创新推出了“立案在现场、开庭到村组、调解进家门”的“三步走”工作方式。通过深入基层,主动出击,协调解决了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600余起。达到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社会效果。
运用科技手段,创新解纷模式。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溆浦法院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解纷模式。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当事人可以在线完成调解、司法确认等流程,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4年5月,该院低庄法庭受理了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考虑到原告远在宁夏西吉县,到庭参加诉讼极为不便,法庭决定采用“云上”调解的方式,并邀请特邀调解员共同参与。在法官和调解员的耐心劝说下,被告最终主动返还了22000元的不当得利资金,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当事人(原告)深受感动,特意为何红玲法官邮寄来锦旗致谢。
深化前端治理,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溆浦法院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全方位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敲门行动、干警走基层等活动,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在“家门口”化解群众的忧愁之事。并采取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法治宣传等多形式,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到县域的各个角落。实现了对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2024年3月11日,低庄法庭干警在深子湖镇开展普法宣传时,接到当地村民伍某的求助。伍某称其女儿多年前借了1.3万元钱给朋友应急,事后多次催还无果,不知如何讨回。干警们现场为其释法并指导进行网上立案,最终通过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快速有效地解决了这起纠纷。
为优化营商环境,溆浦法院还通过设立工业园区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的司法服务。积极走访企业188家,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问题87个。并设立金融纠纷化解工作站,先后办理司法确认案件108件,标的额22220.42万元,化解不良贷款14166.02万元,为金融机构节省诉讼费258.38万元。
运用司法建议,施治移至“未病”前。在审判实务过程中,溆浦法院发现一些行业共性和苗头性问题,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向相关部门和企业发送司法建议。在受理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时,针对其中存在的虚假广告和送达难等问题,及时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加强监管、建立预警机制等建议,推动了涉案企业的整改。在审理某百货公司挪用资金案后,向企业提出了完善财务风控的4项具体建议,帮助企业堵塞了管理漏洞。通过建立“建议—反馈—整改”的闭环机制,溆浦法院实现了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
建立协作机制,形成解纷合力。溆浦法院积极与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机制,形成解纷合力。联合金融办、司法局、公安局等多家单位,定期召开纠纷多元化解联席会议。在会议上,深入分析研判各类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纠纷,形成了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在破产案件处理方面,依托府院协调机制,集中力量推动湘维公司破产重整案顺利结案。通过府院之间的密切协作,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确保了一方社会治理形势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