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第四十个教师节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教教师龙新辉:
30年,躬耕教坛还是充满了干劲

    龙新辉在给学生上课。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张祝缘 沈可心

  “阴差阳错进入到职业教育,我想我早已爱上了这门事业。”自1995年来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龙新辉已经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了30载,见证了这所学校从一所中专学校发展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全过程,也亲身体验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

  今年55岁的她本可以退休,却最终选择坚守在这里,执教公共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我觉得自己还是充满了干劲。”龙新辉说。

  中专“黄金时代”,她用真心与学生交往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这是30年前的课堂。虽然朴素,但不乏深度。

  1995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现名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中专学校,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学校承载着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当时我们学校招生很紧俏的,很多学生都想来读书。”龙新辉回忆道,那时学校还实行包分配,学生们顺利毕业,就能被直接安排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这对于很多家庭都很有诱惑力。

  “那时生源很好,学生素质也高。”龙新辉说,当年她带的学生大多文学功底深厚,他们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常常和老师共同探讨,“很多时候我都得向他们学习。”

  面对学生,龙新辉始终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在她眼里,教师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传播者,更应当是引导者、促进者和陪伴者,真诚地与学生沟通,才是教书育人的良方。

  她曾教过的医学院学生包秀红来自云南大山深处,每当开学时,会千里迢迢扛着大包大包的鲜花来学校,变卖以后赚生活费。了解情况后,龙新辉毅然伸出援手,衣食住行样样关照,“在我家三年,她几乎是我半个女儿。”

  后来,包秀红出国进修,成家立业,目前和先生在云南开医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师生一直保持联系。

  高职“飞速发展”,她用实践将教学优化

  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职业教育更甚。

  “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类型,就要紧密贴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行业、企业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龙新辉说。

  1999年,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升格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从中专到高职,学院迎来了教育层次与定位的新飞跃,对教师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为了打造一门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秘书写作实务课程,龙新辉带领团队开始为期一年多的市场调研之旅。

  “调研之初,我们满怀信心,以为书本上的知识足以应对职场挑战,但企业中的秘书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龙新辉深入多家企业一线,与秘书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基于丰富的市场调研成果,龙新辉对秘书写作实务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打破传统课程框架,根据岗位需求重新设计和调整课程内容。“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写,更要教会他们为什么这样写。”龙新辉不仅引入了全国文秘专业专家谭一平教授的经典案例,还创造性地收集了毕业后从事文秘岗位的学生们的真实事件。这些鲜活的案例被编订成册,成为学生们手中的“宝典”。

  “如今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国家越来越重视,身处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职教老师要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龙新辉说,自己也将继续坚守在职业教育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