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周刊·新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夯实文化软实力

  刘健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将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也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新要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基本载体和象征,是国家认同的纽带和民族团结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增进情感,激荡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记录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资源相互借鉴,彼此交融,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语言文化,留下了众多语言文化遗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所形成。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当前和未来中华文化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当代中国在全球舞台上角色的深刻诠释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个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维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同时促进与世界的交流,是实现文化自信和全球影响力的关键。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前提是以史为鉴、守正创新,处理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关系。一方面,持续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挖掘、提炼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精神标识,阐释、展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精神内核,加强语言文字数字化建设,把握时代声音,引领语言文字生活新形态。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可从“内、外”两方面发力。加强国家通过语言文字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首要在于深挖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精神内核,寻求人类文化精神共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语言文字公共产品。注重巩固拓展全球华语区之间的语言文化交流合作,拓展基于语言文字层面之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全球视角下的中文建设,大力提升中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加强教育引领,释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魅力。作为高职院校,应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培养作为教书育人全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强化培养职业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建设融合和谐的高职校园文化,为提高高职教育品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出重要贡献。融合和谐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图书馆建立语言文字学习中心,收集海量学习资料,包括词典、语法书、语言学习软件以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慕课”等线上资源,使学生能够广泛地接触不同领域的语言学习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向上、互相支持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魅力,助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