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湖湘红色资源 拓展高校育人路径

  吴长庚 陈琳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如何利用好红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问题。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殷殷寄望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孩子们,“你们今天是小树苗,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你们身上实现。”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时指出,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应充分挖掘利用“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资源优势,将湖湘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将湖湘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增强教学吸引力、实效性。思政课堂教学是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革命史料成为思政“教材”。思政课教师应着力提炼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元素、湖南气度、湖南意蕴,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取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湖湘热土上的奋斗与牺牲的故事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影响力。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教学资源形态从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推动思政课教学创新,不断挖掘湖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将湖湘红色资源融入实践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力量。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三湘大地遍布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宛若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去年启动的“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截至今年4月底,已组织省内152批次17.2万名师生到韶山开展红色研学,被教育部作为“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育人新模式”进行推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借鉴运用其成功经验,用好分布全省各地的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本土红色资源,引导大学生真研真学,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让实践教学取得学生受教、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良好成效。

  将湖湘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行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校园内,红色文化“润物无声”。大礼堂、第八班教室、城南古井……一处处红色旧址,见证着毛泽东同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求学岁月。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三观”形成、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学校应将湖湘红色资源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之中,守牢守好校园文化阵地。将湖湘红色元素有机融入校园标识设计和楼栋墙壁文化,嵌入学生干部培训、推优入党培训和新生开学典礼、学生毕业典礼、校庆等活动。移动互联时代,在学校官网、官微、易班网、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也可将湖湘红色元素融入其中,开设好“指尖上”的思政课。

  将湖湘红色资源融入社会实践,让学生经风雨、练本领、壮筋骨。社会实践既是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桥梁,也是学生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有效渠道。将湖湘红色元素融入“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加深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了解和认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助力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还可运用信息技术、新兴媒体和文化创意等,引导学生将湖湘红色元素与音乐、舞蹈、动画、美术、书法、音视频、微电影等有机融合,积极探索湖湘红色文化传播新路径,让学生从中砥砺家国情怀、赓续精神血脉、激发使命担当。

  【作者均系湖南省“大思政课”建设创新中心(湖南女子学院)研究员,本文为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政改革创新项目“读‘无字之书’,育综合素质:大学生社会实践‘五位一体’机制的构建与创新”(17GC26)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