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超
实践能力是教师核心能力之一。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实践育人是现代人才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经之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都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近年来,各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实践课程类别相对单一、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理论课程实践项目较少、综合实践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应采用“全学程”实践教学方式,实现时间上全程延通、课程组织形式上全面统领、教学内容上全方位拓展,帮助学生更好获取实践知识、形成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智慧,实现校园岗位零距离衔接的目标。
以学科为主线,全学期实践,为实践动机生成提供契机。作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实践动机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目前,国内学前教育专业实践主要是综合性较强的毕业实习,且大多数安排在高年级进行,低年级学生实践缺乏,难以产生实践动机并转化为实践行动。为有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调整课程顺序,每学年都开设专项实践课程。如第一学年《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设立两周“保育实践”,第二学年《幼儿游戏》开设两周“幼儿园游戏实践”,第三学年综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第四学年开展“毕业综合实践”。这样,可以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同步推进,将实践融入学生学习全过程,持续促进学生实践动机生成。
以项目为驱动,全课程实践,为书本知识转化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难以将知识深加工。当遇到具体实践问题时,不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形成“知识无用”的错误认知。为有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可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即“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职业场景常见的实践项目,启发学生在与情境互动的过程中运用知识与技能。即使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可设计指向实践的项目,协同育人资源和要素,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如理论性较强的《学前教育史》课程,可设置“历史上欧美国家学前教育面对出生率变化的应对策略”项目,引导学生围绕自行收集或教师提供的史料进行分析,做出客观判断,形成个人体会,把握教育规律。
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实践,为职业能力养成打造平台。职业作为制度性的专业活动,其主体是专业化的职业角色,职业角色是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专业化的。幼儿教师职业角色必须要有专业能力支撑,但并不意味着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就能胜任职业。专业能力具有学术性和系统性,职业能力更强调适用性和综合性,职业能力不是专业能力相加,而是不同类别能力的综合运用。师范教育阶段更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锻炼而忽略职业实践能力养成,容易出现学生毕业后“成绩优而不好用”的现象。部分用人单位反映学前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能够顺利开展常规保教活动,但工作主动性不高,与人沟通、随机教育、协调合作能力弱,在处理教育实际问题时机智不足。
提高师范生职业胜任能力,消弭专业与职业能力差异,要全面调研、精准把脉,在了解各利益相关方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师范生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依托学生社团,创造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校园文体活动,为学生综合技能提升提供舞台;加强毕业实习指导,配优幼儿园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将职业意识贯穿实习全过程,定期做好总结并根据职业标准评估实习成果,为学生体验岗位需求、提高职业能力提供真实工作场景,促进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和贴合度。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