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婷 张晓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学前师范教育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保障。没有高质量的学前师范教育,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队伍,难以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宏伟大厦。学前师范院校应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使之成为优质的学前教育的担负者、终身教育的奠基人,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学前师范培养体系,促进职前、职中、职后教育一体化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专业性极强的群体,幼儿园教师需要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支撑。
为更好满足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学前师范院校原有的“职前阶段性培养+职后补偿型培训”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需要创新。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颁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要推动学前教师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构建新型学前师范体系,在终身学习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指导下,构建幼儿园教师职前、职中、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学前师范培养体系。
学前师范院校应致力于一体化学前师范培养体系探索,通过变革学前教师教育目标、内容、过程、治理等要素,强化幼儿园教师职前、职中、职后各阶段教育的科学、有效衔接,把具有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教育机构、教育形式关联起来,为幼儿园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系统的体制支持和制度保障。如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与标准,在培养目标要求上要描述专业毕业生入职后5年左右预期具备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要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一体化设计。
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格局
幼儿园教师如何科学保教幼儿、如何为家长科学育儿提供专业指导,既需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需要拥有较强的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的能力。幼儿园教师这一实践性极强的职业特点,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保育与教育、管理与研究实际场域支撑。
顺应开门办学、提高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匹配度、加快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要求,学前师范院校原有的单纯依靠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局面必须改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应在共建、共享、共生、共融、共赢理念指导下,加强与政府、幼儿园、科研机构、企业等的互动,搭建教、学、研、创、用平台,通过环境共创、项目共研、人才共用,实现成果共享、理念共融、发展共赢,为人才供需各方建立共同发展体制和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如受互联网+思维的启发,可以构建UGK+多位一体协同育人格局,即以制度建立为共同体形成的突破口、以师资专业化为共同体形成的坚强后盾、以任务目标为共同体形成的中介桥梁,在培养起始环节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实践环节共同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在培养评价环节共同把控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在更大范围形成发展共同体,重构育人格局。
创新学科依托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幼儿园教师与只承担某一学科教学的其他学段教师不同,他是保教结合的全科型教师。这一综合性极强的学段特点,需要多学科支撑。
面对教育理念更新和科技发展进步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学前师范院校原有的单纯依托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的人才培养格局面临挑战,需要作出改革。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如何推进学前教育数字化、如何培养适应学前教育数字化需求的幼儿园教师,成为学前师范院校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考虑如何在人才培养中更好融入信息技术学科。又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适应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需要,学前师范院校如何突破长期以来促进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局限,使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回归0—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促进的内涵本质,这就需要考虑医教结合或医养育结合,将医学、营养学等学科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再如,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的发布以及普特融合教育的推进,学前师范院校如何促使培养的幼儿园教师具备更好的家庭教育指导、社会科学育儿指导、特殊儿童教育指导专业素养,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家庭教育学、社会学、特殊教育学显得尤为必要、重要。
学前师范院校应突破边界束缚,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构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医学、卫生学、营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开放性的人才培养学科依托体系,与时俱进培养时代新人。
(作者分别为长沙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高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湖南特色教育治理模式——幼学-家学-女学的一体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析”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