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2018年全面启动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据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统计,目前已认证的师范专业接近1500个,其中包括部分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迄今为止,湖南省已有1所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通过二级认证、2所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接受了二级认证专家进校考察。从已认证的情况看,普遍认为,专业认证对于助推高质量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从国际视野、国家层面,还是从协同育人、院校发展层面,都发挥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面向未来,尚未参与认证的学前教育专业应理性疾步踏上认证之路,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担当。
专业认证是顺应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时代需要。放眼世界,从重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澳大利亚等相继出台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国家标准。2023年7月澳大利亚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教育专家小组最终报告指出,为改进职前教师教育,澳大利亚将重点推进4项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加强专业认证,培养自信、高效的初任教师。针对性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确立职前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将其纳入国家认证标准中强制执行;将核心内容连贯地嵌入职前教师教育项目,如课程设置。从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整体走向来看,专业认证是大势所趋。
专业认证是国家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可靠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育部颁布的《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从涵盖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和近40个二级指标来看,非常全面系统,是国家规范和引导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可靠抓手。
专业认证是各利益方共同话语体系构建的有力推手。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指出,“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认证要求以人才需求调研为前提,要求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在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和合理性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并强调各自所发挥的作用。换而言之,专业认证使得利益相关方在参与过程中,形成了培养共同体,构建了共同话语体系。
专业认证是院校彰显人才培养个性特色优势的推助器。按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自我评估报告要明确毕业生服务面向、职业能力特征概述与人才定位,要能够体现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优势。为此,必须利用岗位工作分析法,精准分析岗位需求,将岗位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课程体系。这等于是在强调专业自画像的“个体性”,强调各院校专业的“独特性”。同时,专业认证要求院校举证在学生发展上的个性化发展支持情况,关注管理制度在满足师范生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即强调学生发展的“个别性”。正因如此,专业认证有利于各院校明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服务某一地域范围还是服务全国、是培养骨干幼儿园教师还是卓越幼儿园教师、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关注普通儿童的幼儿园教育还是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相融合的幼儿园教育,从而促进各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形成,不至于趋于“同质化”,陷入“格式化”“脸谱化”。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