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
“下基层”听民意,“电动力”促发展

    加大建设投资力度,山区配网日益坚强。

    战寒潮保供电,踏冰巡线守护市民温暖过冬。

    盛夏骄阳,带电作业送清凉。

    推进“气改电”,电力赋能长沙夜经济“长红”。

    “电雷锋”护航中非经贸博览会。  

    (本版图片均由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提供)

  王 晗 邓 梁 刘敏学

  时近冬至,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随着电网用电负荷大幅增加,一场能源的寒冬大考赫然打响。

  为确保辖区内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牢牢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全面启动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工作,以优质安全可靠供电为长沙人民美好生活持续赋能。

  国之大者,在乎民也。今年是“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提出35周年,其实质是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

  年头到年尾,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走找想促”为抓手,将调研“准星”对准发展“靶心”,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进社区、走企业,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与企业“零距离”交流,不断做深做实“四下基层”。

  从践行“少停一分钟、造福长沙城”,到开展“千人联千企”客户走访活动,再到持续推进“办实事、解民忧”专项行动……随处可见“你用电,我用心”的“电雷锋”身影,用行动绘就长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场景。

  沉下身子

  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一线

  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生产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高质量的电力保障。高效的办电模式、稳定的电力供应,关系千家万户、千行百业。

  近年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通过打造一张全域属地服务网络,组织开展“电雷锋·四进”(进社区,当好幸福社区的建设者;进村组,当好乡村振兴的赋能者;进校园,当好时代新人的培育者;进企业,当好营商环境的护航者)活动,实现客户诉求响应迅速、属地工作运转高效、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我们供电部门努力服务的方向。”为此,城北供电支公司长岛路供电服务站组建党员服务队,一群身穿红马甲的队员穿梭于各个社区小巷,为用电户提供各种服务。

  如长岛供电所网络经理、“电雷锋”赵云所说:“无论节假日,只要天气不好,我一般在家不轻易出门,以便接到抢修任务能立即出动。”他们躬身实践“急群众所急、想客户所想”的理念,在步履不停间诠释出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一样的道理,要了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就得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多和群众“坐板凳”,听听群众心里话。

  这几年来,长沙各区县的供电服务台区经理很流行在业主群里“潜水”,一旦“探听”到业主的用电疑惑,便立马“现身”为其解困。

  寒冷的冬天,长沙县碧桂园中央花园的业主群里,因“家用取暖设备该用电暖片还是燃气”讨论得热火朝天,微信名为“星沙供电所188*****595刘长征”的群友发出了一条“新建住宅客户用电温馨提示”的信息,瞬间吸引大家的注意。之后,业主们抛出一个又一个用电问题,“电雷锋”都一一解答,赢得业主群内“排队”点赞。

  对供电服务台区经理无法进驻的客户微信群,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发起“电雷锋”志愿者招募行动,因地制宜联动社区、小区物业等适度延伸招募范围,发展属地服务“新力量”。截至11月底,全市共招募“电雷锋”志愿者1805人,服务客户微信群6721个,为用户与供电部门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四下基层”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

  明和数艺公司(以下简称“明和”)开发建设的明和产业园是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点项目。2021年,长沙县供电公司与明和首次对接时,就深入了解其企业项目建设规划及电力负荷需求,精心设计供电方案。

  今年3月份,长沙县供电公司在开展“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千人联千企电力客户大走访过程中,得知该企业即将启动二期建设,原有供电方案已不能满足需求,便根据情况迅速启动专属服务经理“一对一”服务模式。

  专属服务经理前后4次走访明和产业园,深入了解实际用电情况和整体规划后,迅速开展现场办公,压缩中间办电环节,第一时间出具了针对企业二期项目用电的供电子方案。

  “感谢供电公司送来‘及时雨’,我们扩大生产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明和水电工程师魏高迪激动地对联企干部说。

  基层是各种矛盾问题的交汇地,也常常是改革创新的发源地。坚持“重心往下移”“眼睛向下看”“脚步朝下走”“身子往下沉”,冬日里的“电流”才能化为一股股“暖流”,涌上基层群众的心头。

  拉直问号

  让民众“声音”得到解题“回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四下基层”的时代价值,就是一切从发展实际出发,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宁乡市青山桥镇花园村位于宁乡西南边界,由于村里电网基础薄弱,供电能力不足,村民生产生活用电难以得到保障。

  乡村要振兴,电力必先行。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历时4个月,对花园村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共改造配电变压器11台、配电容量2200千伏安,改造10千伏线路超4千米,新建改造低压线路26.24千米。

  随着供电能力提升,不少村民开始发展养鱼、养牛等产业。在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的帮扶下,该村筹建的蔬菜基地、养鸡场等也初现雏形。“电力满满”换来居民生活“热气腾腾”,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

  作为“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之一,长沙无论寒冬酷暑,总能吸引滚滚人潮。12月17日,空气中寒意阵阵,扬帆夜市仍上演着“人从众”的消费景象。

  火爆的人流量,不仅来自于“夜经济”的催生,也得益于绿色安全用能的护航。

  今年8月,按照《湖南省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长沙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夜市规范点(街区)“气改电”民生实事工作,推动重点区域、人流密集区域瓶装液化石油气有序退出。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按照相关部署,迅速成立“气改电”专项工作组,对扬帆夜市及周边辐射区域开展供电现状摸排,确定供电方案及现场施工方案。

  改造之后,现场供电接入采用“总总分”模式,由市场方对所有低压客户采用低压充电桩式的分布式管理,所有分布电源汇总至集中总表计量箱,实现商户“随用随扫”共享供电,有效消除了夜市商户用气的安全隐患,助力“老网红”街区重焕新颜。

  城市夜晚流光溢彩,山乡农家亦有灯火暖心。今年上半年,一条“电从岳阳来”的新闻刷屏长沙人民的朋友圈。长沙居民为何用上岳阳电?跨地市供电为何让大家欢呼?

  长沙县北山镇供电区域内的蒿塘社区、新桥社区等北部区域,地处与汨罗交界的大山里。此前一直由位处北山最南端的110千伏蒿塘变电站供电,两条线路全长接近60公里,供电半径超过25公里。供电半径长导致线路尾端台区季节性电压不稳,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

  经邀请省市电力专家团队现场指导、反复论证,今年5月26日,国网长沙县供电公司从岳阳汨罗110千伏弼时变电站跨市引入2条10千伏线路接入长沙县北山镇并正式运行送电。

  打破地域壁垒和专业壁垒,从其他地市接入线路解决供电问题,在长沙配电网属首次。随着两条10千伏线路的接通投运,长沙县北山镇北部长期以来的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惠及居民1935户。

  基层有真经,一线有答案。今年以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明确13个调研主题,9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基层单位和班站所,针对收集和发现的128个各类问题和建议,逐一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形成问题清单、成果转化运用清单等。

  澎湃动能

  把调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研判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一重要论述,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也为各行各业开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电力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官”,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今年1至11月,长沙电网完成主网投产500千伏艾家冲主变扩建、220千伏星城-东山线路等23项工程;配网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167.44千米、低压线路858.43千米、台区671个。

  放眼整个长沙城,从开福寺片区的省内首个“零停”智慧示范网格,到宛如都市“绿岛”的中山(晴佳)110千伏变电站,再到长沙220千伏天顶变“原址重建”过渡工程完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深入一线调研,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作为首要任务和职责使命,为老旧城区换上起搏强劲的“心脏”,“满格电”赋能高质量发展。

  “配电间还没建好,电就已经通到了‘家门口’,这给足了我们底气!”4月中旬,在位于望城经开区的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厂房工程部负责人欣喜地表示,得益于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企业对早投产早达效信心十足。

  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是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重点项目,2022年1月落户望城经开区。今年1月,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在“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千人联千企走访活动中了解到该项目的用电需求后,立即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分批次送电的个性化服务,并为项目提前架设了3条10千伏线路,直接送电至客户红线,兑现了“电等项目”的承诺。

  “项目建设,电力护航”的喜人场景,也在湖南湘江新区生动上演。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是长沙“五个十大”产业项目之一,是长沙“数字赋能”专项行动的重大项目之一,同时也是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算力基础。该项目共申请高压新装立户高压配电间六个,容量合计64920千瓦伏,均为一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线路稳定性的要求都很高。

  湘江新区供电公司为保障该项目如期投运,从前期制定方案到后期施工落实,均做足了调研准备工作。方案制定上,合理分配该项目需求的装机容量;施工期间,克服地形复杂、工程量大、工期紧张等困难,完成外线工程量电缆敷设18249米。该项目自6月8日申报进窗到12月8日完成送电,仅用时180天。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

  110千伏三叉矶变电站新建工程自开工起,就确立了创建“长沙国际先进配电网”关键站点、争创国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打造省公司绿色建造示范项目的目标。

  如今走进工程现场,感受不到传统工地的尘土飞扬、嘈杂吵闹,只见通往施工现场的主干道宽敞干净,旁边围挡整齐大气,裸土被绿网覆盖。

  在这里,一块大屏就能总览施工现场全貌,一部手机就能掌握全线施工现场动态,一张“网”就能集成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物资以及建筑模型信息化管理……这是长沙为产业发展加码赋能的一个缩影,也是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以“四下基层”为方,“解锁”高质量发展“密钥”的生动实践。

  电网,如同一个有生命的躯体,跟着城市一起舒展。从第一盏电灯到现代大电网,电力照亮大街小巷千家万户,赋能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助推乡村发展欣欣向荣……

  目光投向远方,盏盏灯火汇成金色辉光,长沙供电人与群众、与村庄、与城市“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还将不断续写。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