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个中三昧 笔端大千

    个三书法作品《诸葛亮诫子书》。

  谭周易

  在湘中娄底,有一位书法篆刻家、文艺评论家个三,由于其天赋、勤奋与努力,在书法、篆刻、文字学、文艺评论等多方面均取得瞩目成绩。他的书法,诸体皆能,尤擅篆隶。其学书的路线上至甲骨、两周古金文、籀篆、秦汉碑刻,下及“二王”、苏米及明清流派,无不研习,从中汲取养分,融会贯通,形成了一条妍美、高古、又具有时代感的篆隶书风。学者王鲁湘感其人其艺,以“文心绣手,侠骨柔情”相赠。

  个三,本名李哲,自号个三,性格淡泊,心境旷远,胸纳万象。正是这种耿介自守、淡泊名利的个性品格,使得他能且善于从哲学和理论上进行思考书法中的诀窍和精妙。在他的笔墨世界里,篆隶书法如阴阳变化,水乳交融,古意新姿,自然妙得。他把篆书的笔法结体、行草书的笔情墨趣有机地融入隶书,又把简帛书的自然天真之趣与碑刻隶书的浑厚古朴之气相调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细观个三的书法,如书写的《奋斗的你了不起》,结体奇崛、天真自然,随心所欲、别具情趣。他又晓篆刻,因此在他的篆隶书法作品中融入金石气息,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使得原本就古朴的篆隶更添厚重的感觉,作品看起来也更加有质感。个三的书法不仅着意于结字和章法,而且更注重用墨的变化。如他书写的《诸葛亮诫子书》,墨色的干、湿、浓、淡,产生了明显而强烈的对比,使它有神韵、有变化,从而让人品味其书法作品中的个中三昧,从有法到无法,从无法到有法,笔墨之间蕴含有大千世界之感,妙不可言。从他的书法中,不难看出他的生命体悟和个性品质,以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特质。

  书法作为一种以文化底蕴来宣泄性情与境界的综合表现艺术,离不开文化修养。个三极具个性风貌的书法,是来源于深厚的底蕴。他认为“书法不仅仅是技法的问题,更是一个人与自然、艺术与人生的哲学命题,真正的书法家也不是靠展赛比出来的,而是在吸纳前人的智慧,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融合、修炼出来的,根深才能叶茂”。

  个三早年干过专业报刊记者、编辑,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他所写的文艺评论或书法理论文章,在《书法报》《书法》《美术报》《中国书画》等全国各大专业报纸杂志发表,往往条分缕析、于平实中去伪存真,影响很大。特别是他坚持“真善美”的立场,对书法本质美进行追问,对具体文字进行考证,譬如他对“德”字偏旁草书写法进行考证,独辟蹊径,产生广泛影响。个三所作文艺批评,往往笔锋犀利、切中肯綮、激浊扬清,直抒胸臆,他说:“在书法人生中,那种毫无品格的媚俗气,和刻意追求经济效益的铜臭气,仍然是提升书法创作品格中的大碍”。也就是说,读书能医俗气,书法重要的是书卷气息,而这种气息只有靠多读书、多修炼才能领悟得到。

  个三其人其艺,让我想到当今热闹异常的书坛,各种展览活动层出不穷、目不暇接,但每场热闹过后,留下特别震撼人心的书法作品却不多,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有高原无高峰,一些作品过分注重形而下的创作技术,而忽视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缺乏对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整体观照,对人类终极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这从中也折射出当代一些书法工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精神失落,缺乏对书法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判断。同时,这也启示着我们,书法作品是书法家用心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浸透着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文化价值取向,都应该充满希望地指向中国书法的未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