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同世界 共北斗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被“最低价”蒙了双眼

  张玉胜

  今年“双11”提前启幕,“全网最低价”成为多家电商的卖点。最近,有品牌与不同销售渠道因“定价权”引发争议,内幕如何消费者不得而知,可从消费者体验看,“全网最低价”玄机多多。不少资深买家建议,消费者千万不要被“全网最低价”“30天内最低价”等标签迷惑,选购时既要货比三家,更要理性消费。

  俗话说,“买家没有卖家精”。这不仅是在夸赞生意人的头脑灵活和精打细算,而且是在说明其对内幕信息的了如指掌,不可能真正“亏本甩卖”。剖析“双11”的玄机奥妙,就连资深“剁手族”都直呼“‘最低价’可遇不可求”。这首先缘于电商平台的“一品多价”:同一商品的介绍页面包含多件商品,且对应不同价格,有些“低价”甚至存在误导嫌疑;电商优惠也很隐蔽,普通消费者未必找得到。

  所谓“全网最低价”,不过是个相对概念。由于一件商品的价格多变,导致某个时段的“最低价”未必是真正的“全网最低价”。“双11”活动持续数周,不同平台还会不断推出不同的营销活动和促销组合,同一件商品在同一个平台的不同日期,价格都不一样。消费者若非全程跟踪,很难知道哪个时间点或哪场促销中价格最便宜。

  规避“最低价”陷阱,消费者须擦亮眼睛,理性消费。一则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专业性强、经营规范、知名度高、口碑及品牌较好的专业购物平台。多关注经营者的资质和信用,如营业执照、行业许可、网店信誉、综合评价等信息,做到综合评估,心中有数。同时,要理性选购商品,警惕商家“明降实涨”套路。只有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网络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发展,群众的消费获得感才能得到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