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同世界 共北斗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党支部原书记罗成国——
弱村变强村,“青鸦”变“凤凰”

    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田园综合体。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李永民 段志红

  【村庄介绍】                     

  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现有村民702户3184人。10年前,村集体经济空白,人均年收入很低。2014年,该村被识别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穷则思变。青鸦村创新基层党建模式,将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村里流转“四荒”土地近1000亩,成功打造酥脆枣、油茶、黄桃、苗木等产业基地。去年,青鸦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今年预计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2万元。

  【蜕变故事】                       

  “开着三轮摩托车到田边种瓜种菜”

  10月25日一大早,年逾七旬的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党支部原书记罗成国,来到村主干道散步,碰见村民邓香和夫妻开着三轮摩托车,准备去整地种油菜。

  “老书记,多亏村里修好了这条路,我们可以开着三轮摩托车到田边种瓜种菜。”邓香和说,前些年,这条主干道还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岁月如歌。1998年至2010年,罗成国担任青鸦村党支部书记。

  “10年前,青鸦村全部是田间小路,通往衡东县城最好的一条路仅有两尺宽。”提起当年的村里的路况,罗成国感叹不已。村民到县城赶集卖红薯、蔬菜,凌晨二三点钟起床,赶到县城到了八九点钟。“等把红薯、蔬菜卖完,忙着赶回家时,天已黑了。”

  “那时,党支部和群众最大的心愿,是能修通一条通往山外的大路。” 

  2013年底,精准扶贫战役打响。“青鸦村乘着这股东风,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拓宽村主干道。”罗成国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依然牵挂村里的大小事情。2014年春节前,村党总支书记邓文彬带领200多名村民,冒着风雪,没日没夜奋战50多天,将这条5公里长的村主干道拓宽至5米。

  现在,全村40多公里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

  公路通了,村里的西瓜、香瓜、酥脆枣等土特农副产品,变成市场上的抢手货。

  “这几年,村里除了修路外,还新修山塘40余口,打深水井20余口,修建水渠15公里,建设水利排灌站3座……”罗成国说,青鸦村如今已大变样。

  “荒山上一定能开辟出致富路”

  上午10时许,罗成国带着记者来到清雅田园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酥脆枣基地。村民邓枫远两口子和几位村民正在枣园除草、施肥。

  “2016年秋天合作社一成立,我们夫妻就到酥脆枣基地务工,每年务工收入有近2万元。”邓枫远告诉记者,除了在枣园务工、分红的收入外,家里还种植水稻、饲养生猪、喂养鸡鸭,今年预计收入突破6万元。

  青鸦村土地贫瘠,大部分是紫色页岩,产业发展落后。一句顺口溜印证着这里曾经的贫穷:“泥巴路,土坯房;支口锅,铺张床,有女不嫁青鸦郎。”

  人穷志不短。2014年春节刚过,在全村的党员群众代表会上,面对3000多位父老乡亲,邓文彬立下铮铮誓言:“青鸦的劣势在山,优势也在山。只要大家舍得下苦功夫,荒山上一定能开辟出致富路。”

  记者随同罗成国来到虎形山酥脆枣基地的仓库前,一辆悬挂着广东牌照的货车,正忙着装运酥脆枣。

  “这次到青鸦村购买2吨多枣子,这里的枣子皮薄肉厚核小。”货主是广州白云区一家超市的老板,“我的客人很喜欢吃青鸦村的脆枣!”

  记者尝了几颗,枣子清甜可口。站在一旁的罗成国接过话茬:“10年前,虎形山全是荒山野岭,整个山头长的是杂树野草,不适合种瓜种果。”

  村党总支书记邓文彬偏不信这个邪。2016年9月,他和几个村干部来到虎形山头,取了紫色页岩样土,赶到长沙请教省地质勘探院专家。经检测,紫色页岩土质中含有丰富的硒、锌、铁等微量元素,适宜枣树生长。

  当年农历腊月廿四,邓文彬带领村干部顶风冒雪赶到祁东县新丰果业有限公司,购买了1万多株中秋酥脆枣苗子。枣苗运到村里后,200多名村民守在虎形山的山头和山脚,整土打洞,栽种枣苗,忙得不亦乐乎。不到3天,虎形山栽满了枣树苗。

  “产业兴旺人欢畅,有女争嫁青鸦郎”

  枣树生长最怕遇到干旱。“去年7月中旬开始,一直到11月中旬,衡东没有下一滴雨。”罗成国告诉记者,虎形山上的400多亩枣林,急需浇灌。

  邓文彬带领合作社的种植户,花了七八天,在山脚下打了一口100多米深的水井。然后沿着山坡架起一根长80多米的水管。大家来不及歇一口气,又忙着架设电线,送电抽水。

  将井水抽到山顶水池,通过枣园铺设的长达万米的滴灌设施浇灌,枣树叶渐渐泛青。就这样,邓文彬在虎形山上守了4个多月。当他走下山时,又黑又瘦,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春华秋实。7年来,青鸦村的酥脆枣基地扩种到近500亩。“今年,村里产鲜果2万多公斤,收入50万元左右。”邓文彬说,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一颗颗枣子变成村民的致富枣、黄金枣。罗成国说,看到这些以前他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的确很是欣慰;有这样的村支两委,他和村民都十分放心。

  10年来,青鸦村除了发展酥脆枣产业外,还发展油茶、黄桃、苗木、家禽、稻油轮作、鲜鱼养殖、大米加工等产业。邓文彬介绍,目前,村里稻油轮作示范片面积达1300多亩,亩均收益1000元以上;油茶面积200多亩,年产值60万元。村民务工有基地,创业有平台,分红有产业,家庭有收入。

  谈到村子的未来,邓文彬告诉记者,青鸦村将基本实现“耕地集约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油面化、通道路灯化、村庄绿荫化”,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

  如今的青鸦村,弱村变强村,“青鸦”变“凤凰”。现在,顺口溜有了新词:“条条道路通到家,栋栋新房立乡下;产业兴旺人欢畅,有女争嫁青鸦郎。”

  【村民感言】                       

  16组村民汪太娥:

  这几年,我在村里酥脆枣基地务工,两个儿子在广州打工赚钱,全家年收入突破10万元。家里新建两层红砖楼房,每天开开心心过日子。

  4组村民刘运生:

  这几年,村里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各家各户卫生整洁。村民的房前屋后、村道两旁栽种桂花、香樟、红叶石楠等花草树木。早上起床,推开大门,就能闻到花香,这日子真好。

  驻村第一书记李浩源:

  10年来,青鸦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村里流转土地发展酥脆枣、油茶、鲜鱼养殖等种养加产业,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逐年递增。村民日子比酥脆枣还甜,党员干部也越干越有劲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