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慎之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因此,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不断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聚力“三个坚持”。
坚持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夯实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意味着在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要坚持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中国人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提升粮食产能。一方面,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另一方面,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优良品种的研发应用,依托农业设施、机械现代化,大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增强农民种粮意愿。不断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通过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和农资保供稳价机制,稳粮价、稳市场、稳预期,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同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地方政府抓粮有动力。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一方面,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食物来源由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依托现代农业科技,突破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约束,充分挖掘非传统种植区域的农业生产潜力,实现食物来源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树立大食物观,将食物供应链从动植物拓展到微生物资源,顺应国民膳食结构变化,保障好口粮安全和肉蛋奶蔬果油糖等非口粮食物稳定供给,实现食物供给的多样化。
坚持推进农民共同富裕,激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内生动力
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依靠农民。只有不断推进农民共同富裕,才能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激发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以多元化创收渠道为依托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帮助农民就近稳定就业,挖掘其务工增收潜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帮助农户节本增效;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乡村产业链,做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动乡村产业多功能融合,打造“土品牌”“金品牌”,让农户最大程度享受到产业增值收益;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坚持依托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依托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富足。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让农民在乡村过上有品质的现代化生活。与此同时,在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实现农民精神生活的富足。
坚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构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大支撑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可以说,科技创新是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利器和强大支撑。
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引导高校、科研院所重视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实现更多原始创新;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瞄准农业“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实现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突破。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推广专家科技小院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提供高质量农业科技服务;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技术转化,完善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机制;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引导社会科技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加快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做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实行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断提高乡村科技人才的福利待遇,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引导科技人才向农村聚集。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8YJC880030)、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编号:202005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