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心理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向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转变,在拓宽教育覆盖面、夯实教育基础、提升教育效能等方面探索新路径,助推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壮大“心育”队伍,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
高校心理教育教师及其他教职工都应发挥心理育人作用,画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同心圆,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家化水平。心理健康专任教师在开设心理健康通识课程,构建多层级、梯度式课程群基础上,应及时洞悉学生常见心理困惑或特定时期的心理压力,通过创设交互性和实践性更强的专题讲座、微课和特色活动等,对学生积极开展系统化的心理引导。
增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使其广泛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群和己、得和失、荣与辱,形成正确的成败观、学习观、择友观,培育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提升其他教职员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除“心育”教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外,其他教职员工亦应在专业课程教学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对学生的指导帮扶能力,积极构筑与学生和谐融洽的关系,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健全“心育”模式,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
高校应不断完善个体自助、朋辈互助、专业帮助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夯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实基础。
提升个体自助能力。学生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定期参与心理测试、心理知识科普等,学会察觉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会通过坚持体育锻炼、发展兴趣爱好等方式调适心理、缓解压力,提高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加强朋辈互助教育。朋辈因思维模式接近、学习经历相似、共情能力较强,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可由校系心理干部、助理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等充当“心灵观察员”,引导学生参加心理社团活动、心灵俱乐部、心灵趣味运动会、心灵主题班会等,提供倾诉、谈心、咨询等服务,形成积极心理影响,化解困扰学生的心结,增强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深化专业帮助。高校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建立“一人一档”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和行为观察评估,及时更新心理健康数据库数据,为学生提供“一人一策”的专业心理辅导,精心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完善“心育”平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高校应拓展心理咨询中心功能、优化心理援助热线机制、搭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不断提升心理育人实效。
拓展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功能。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辅导、科学研究、培训指导等多重功能。通过改进心理测验量表,准确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做好个别咨询的同时,开展考试、恋爱、求职、社交等专项心理咨询;聚焦心理教育难点,开展创新性研究;举办辅导员、班主任、朋辈心理辅导等培训,广泛培养心理咨询员。
优化心理援助热线机制。加大对高校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员的培训和考核,包括理论培训、伦理培训、危机处理培训、服务技能培训、心理援助培训等;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督导团队,开展常态化督导,为做好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准确评估咨询员专业水准,健全心理援助热线管理制度,促进心理援助热线效能提升。
搭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高校应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完善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广泛利用门户网站、论坛、微信、微博、QQ群、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灵活采用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开展丰富鲜活、新颖时尚、现场感强的心理科普、心理咨询、心理测评,打造接地气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