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大学外语课程肩负着对内展示世界各国先进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与中国形象的重要使命,必须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外语教学与应用特点,以创新性思维和科学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支架理论”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合适的教学辅助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成功过渡到潜在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结合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和文化元素,构建并用好各类教学“支架”,是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方法,可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完成学科知识建构,实现从“实际发展水平”到“潜在发展水平”的提升,助力发挥外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作用。
构建“文化支架”,提高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我为主”,将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更好了解、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和中国的发展作为外语教学的使命担当。
具体而言,在引导和教育学生通过外语学习了解国际社会和不同文化的同时,应将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文化自信作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应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运用案例分析、开展专题讨论、举办继承传统文化的演讲大赛、开展中外文化对比研究等方式,搭建文化习俗、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的教学“文化支架”,引领学生了解掌握中外文学、历史、民俗、地理、哲学等方面知识,思考背后隐含的价值理念、民众心理、社会习俗等跟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善于站在外部看中国和中国文化,通过文化对比和品鉴,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优势,更加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涵养家国情怀,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站位,坚定文化自信;学会客观、理性看待外部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汲取外来文化精华,逐步增强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助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构建“情景支架”,讲好中国故事
在交流日益频繁的信息时代,各种跨文化交流机遇和场合众多。科学构建符合大学外语教学内容的“情景支架”,可有效提升学生运用外语知识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讲解中华文明、用鲜活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用逻辑清晰的语言讲明中国道理,自信大气地展示中国风采,成为让世界更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小小“窗口”。
在设计“情景支架”时,应紧扣教学主题,设置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同时考虑教学方法和活动要有鲜明的年龄特征,量身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氛围和展示机会,将学生引入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表达热情,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增强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参与度、互动性。在新媒体技术支持和后疫情环境下,外语教学可扩大育人场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等方式,构建丰富多彩的多模态情景,让中国故事更有效地融入外语学科的日常教学。
构建“同伴支架”,拓展全程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关键阶段,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从人才成长规律出发,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同伴支架”,促使学生加强同伴互动,助力完成将语言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并提升学生交际能力。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广泛运用小组合作机制,构建“师—生”“生—生”同伴互动模式,通过合理分组、明确协作规则、开展多元协商、强化交流反馈、引入竞争激励等方式,使协作教学从分头行动、貌合神离的“合作”,转化为与教师线上线下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相融,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讨论、注重相互启发成为教学常态,切实拓展全程育人。应着力提升不同语言水平学生之间的同伴效力,促使学生完成从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的转变;让学生通过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和多向互动,并借助同伴与教师的评价,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动态、主动优化自身学习行为,激发深度学习活力,提高分析问题、明辨是非、价值判断能力,逐渐形成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