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彭 婷 刘 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奋力打造“五好”园区,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屹立于湘江东岸,有着中部“智造谷”之称的湘潭高新区,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结合全市当前正在开展的“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真抓实干谱新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今日推出3篇文章,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破解低效用地难题、精准服务企业等方面,讲述湘潭高新区在深入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中,真抓实干谋发展的故事。
科技金融助推企业“知产”变“资产”
——湘潭高新区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真抓实干谋发展(上)
今年上半年,湘潭高新区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紧紧围绕一个产业、一个团队、一个研究院、一个基地、一个政策的“五个一”内容,推动双方在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科技金融等方面深度合作,促成园区产业资源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科教、人才、技术优势强强联合。
近年来,湘潭高新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紧密联系,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累计促成3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和56项科研成果落户园区,这里已逐步成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科创高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年,湘潭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金融落地开花,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湘潭高新区以获批全省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为契机,完善《鼓励科技创新实施办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升级打造“1+N”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离不开平台赋能。湘潭高新区结合园区产业、人才扶持政策,高规格布局优势成果转化项目,打造科技创新研发服务平台,目前拥有国、省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平台53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0个,省级以上孵化器4个。
此外,湘潭高新区还拥有创业苗圃、科技孵化场地15万平方米,拥有科技企业加速器5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00多家。该园区高标准建设的中南地区首个院士创新产业园,累计引进院士项目9个、各类高科技项目30余个,千智机器人、多肽药物研发中心等17个高科技项目建成投产。同时积极建设以“3D打印精准医疗研究院”“华碳传感研究院”“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主的“三院一中心”,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效能。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湘潭高新区创新开展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试点和质押融资,累计实现40家企业1.7亿元贷款,发放质押融资1.23亿元,真正实现科技型企业“知产”变“资产”。创新股权投资模式,组建创新投资基金,已投资千智机器人、正芯微超纯高阻硅X光探测器、西交智造、时变通讯等8个高科技项目,撬动社会投资超10亿元。
同时,该园区在全市率先落地助力小微贷款、科技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绿色信贷等措施,完善银政企对接长效机制,举办“千百十”工程产业银企对接会,今年已为金杯电工、世优电气、华联电机等企业提供金融授信金额66亿元,投放担保贷款70余亿元。
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原则,湘潭高新区努力为成长性高的重点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目前已形成上市企业2家、三板企业3家、创业板1家的在板格局。
“腾笼换鸟”破解低效用地难题
——湘潭高新区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真抓实干谋发展(中)
近年来,低效用地产出效益低、挤占发展空间、阻碍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困扰各地的普遍问题。
为加快推进“五好”园区建设,突出亩均效益导向,提升园区土地利用率,湘潭高新区将打好低效闲置用地处置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目前已处置168.19亩,完成省厅年度目标的107.58%。更值一提的是,该园区天利恩泽地块116.4亩土地被成功收回,成为全市收回的最大地块。
按照全区“一盘棋”原则,湘潭高新区制定存量土地处置任务“一地一策”方案,由工管委主要负责人挂帅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讲评”,定期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问题对策、开展工作部署。在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小组,按“一宗土地、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的分工安排,形成“一地一策”“一企一档”的灵活处置子方案,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类别上,湘潭高新区以A、B、C、D分档为规则,对企业开展全面摸底归类。对A类企业正向激励,从项目资金申报、评先评优、荣誉称号认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方面优先配置;对B、C类企业转型提升,建立重点潜力企业培育库,促进提质增效;对D类企业调控帮扶,“一企一策”精准对接,限期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到期仍不达标的,依规坚决整治、直至关停。
针对亟须收回作为“腾笼换鸟”二次开发的核心地块,湘潭高新区坚持协议收回和强制收回同推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同使用的“两条腿走路”的思路。制定企业动态监管清单,针对早期合同协议不清晰的,签订补充协议对项目建设周期、税收指标、后续监管等核心条款进行重新约定;针对短期难以建设的闲置低效用地,开展协商收回,在一定时间内作为置换项目的预留用地;针对再投资的闲置用地项目,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闲置土地二次有效使用。
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土地利用长效机制,针对新招商引资的项目,从严把关招商引资合同,建立用地企业综合审查机制;针对已批用地企业,对建设项目的开工、竣工等开发利用情况全程监管,形成“签约即服务、交地即办证、办证即开工”的预防机制;针对低效企业退出,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施策,倒逼企业盘活闲置土地,增强土地使用权属的流动性,有效减少园区闲置土地面积。
湘潭高新区“腾笼换鸟”后的土地,被湖南德雅新能源、湖南群富机电、泰山石膏等新引进的合作项目重新利用。“园区盘活了土地,企业也可以通过资产变现投入二次创业,获得新生。依靠节约集约用地的经营导向,注重提升土地质量和效益,正是市委市政府对湘潭高新区提出的要求。”参与天利恩泽地块谈判的时任湘潭高新区招商局局长周勇说。
精准服务企业“纾困增效”优服务
——湘潭高新区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真抓实干谋发展(下)
10月31日,在位于湘潭高新区的胜利湘钢钢管有限公司,5条生产线马力全开追赶订单。湘钢钢管是国内少数几家可以生产大管径、大壁厚、高钢级、高压力,用于远程输送原油、天然气、饮用水,集直缝、螺旋、防腐生产一条龙的钢材加工企业。目前,公司接单量达20万吨,同比增长50%,前三季度产值同比增长57%。
“产值大幅增长,与湘潭高新区营造的良好生产环境密不可分。”湘钢钢管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园区协助公司办理土地抵押手续,使公司顺利完成银行贷款;协助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资金达2100余万元;返回土地契税600余万元,这些充分保证了公司资金正常运转。同时,在专精特新企业、湖南省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等认定申报方面给予指导,让公司顺利获得相关荣誉。
企业是立园之本,一切围绕企业,一切为了企业。今年来,结合“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湘潭高新区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识,持续提升纾困增效帮扶成效,加快化解一批涉企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发展指数”。
为推动市场准入快捷化,湘潭高新区积极落实“非禁即入”,开展企业开办“四减四零”改革,实现企业开办“一条龙、零成本、全过程”服务,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一网通办”率达100%。全力推进“个转企”,明确专人精准服务,实现“个转企”注册登记有关事项无障碍极速办理,全市首家个转企在该园区无障碍、超快速办理。
为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湘潭高新区在商圈楼宇、市场主体集中区、金荣湘潭国际工业园等产业园设立政务服务驿站,组建专业化帮代办队伍,为招商引资、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全流程帮代办,完善企业开办“一站式、就近办、免费办”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容缺审批+拿地即开工”服务制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近2年为32个项目实现容缺审批,促进15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办理了第一批10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67件。
“一对一”精准服务企业是湘潭高新区营商环境的一张“金字招牌”。该园区将“一对一”精准服务企业与百名干部联千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相结合,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建立企业问题清单,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出现的人才、资金等各类问题。同时,加强“点对点”引导和帮扶,强化税务、社保、科技创新等政策指导,将服务工作融入市场主体全过程。今年来,共交办11批次288个问题,有效缓解了企业在市场开拓、人才短缺、资金困难、权证办理、子女就学等方面困难,问题有效解决率达97%。
企业兴,则经济活。通过党员干部真抓实干,今年1至9月,湘潭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4.16亿元,同比增长5.27%。“两主一特”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02%,其中,智能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4.79%,新材料产业同比增长5.68%,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比增长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