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乡市沩山乡:守住“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

  邓旺华  陈 苏

  沩山乡位于宁乡市最西部,平均海拔780米,土壤富锌富硒,森林覆盖率90%以上,素有“长沙小西藏”的美誉。早在1917年,青年毛泽东游学沩山之后,赞叹“沩山是个好地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是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沩山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围绕“沩山有什么、群众想什么、政府干什么”的思考路径,形成了“带好队、扫好地、泡好茶、安好家”的发展思路,经过了“谋划、规划、蝶化”三部曲,将“凉资源”变成“热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给沩山人民带来了发展红利。

  “谋划”先行,康养避暑小镇定位更加明晰

  “要依托沩山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快80岁的老党员龚阳初在参加全乡五老“芝麻豆子茶”会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通过凝聚当地五老力量,汇聚发展合力;召开基层协商对话会,鼓励群众建言献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乡党委政府为沩山发展科学谋划、锚定方向,带领沩山人民找到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沩山乡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康养旅游”核心,大力推动茶叶产业、避暑产业发展。明确“千年茶旅·康养沩山”是乡镇旅游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在这一基本定位之上,进一步打造“一座茶山上的避暑小镇”,作为沩山特色品牌。围绕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按照“一村一品”明确各村发展定位,如沩山社区发展避暑产业,聚焦避暑经济;同庆村、沩峰村聚焦茶旅结合;沩水源村建设“研学村”;祖塔村发展漂流经济,形成“一花五叶”的沩山村级品牌。

  精准“规划”,让乡村更靓、产业更强

  “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小而精、差异化、茶旅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以‘统一茶叶采摘标准、收购价格、田租金’为三大抓手,为正在发展瓶颈的沩山茶叶打开了发展新局面!”沩山本地茶企负责人,同时也担任宁乡市政协委员、沩山茶业协会会长的姜学文讲述道。

  近年来,沩山乡党委政府坚持“带好队、扫好地、泡好茶、安好家”的发展思路,下好了乡村振兴一盘活棋。乡村干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通过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引进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等优秀人才到村任职,提升支村“两委”服务能力;挖掘在乡村“五治”、兴业致富、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爱岗敬业、移风易俗六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评选最美“沩山之星”,广泛凝聚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力量;大力开展党员“三亮三比”行动,党建聚合力,为民办实事。人居环境“亮得出来”。将振兴格局嵌入基层治理场景,将发展前沿阵地向村民家门口迁移,激发群众自主性和积极性,维护良好的发展形象和环境。每村聘请一名退休村干部担任“文明督导员”,对全村人居环境进行督导和维护;通过召开屋场会,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市、乡、村三级河长积极履职,形成“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定期开展大规模巡河和净滩行动,百姓河长志愿者1000余人参与。产业发展“后劲更足”。2019年沩山茶叶产业进入发展瓶颈期,茶企面临生产成本高,与茶农矛盾多,营销方式单一,产业链条单一等诸多问题。乡党委政府开展大量走访调查,提出了“小而精、差异化、茶旅结合”的转型发展思路。以“统一采摘标准”“统一收购价格”“统一茶叶田租金”为抓手,通过引导成立茶业协会,举办茶事节会,加快茶旅融合,加大人才培育等措施,扭转了茶叶产业发展下行的趋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让发展的红利释放为全乡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实惠。盘活现有民居,以“拉框架”“填内容”“提服务”的发展思路规范和引导避暑产业发展,引进九个院子等企业打造高档民宿品牌,探索健康养老发展新模式;举办“每日大健身、每周大舞台”,政府搭好平台,让游客当主角,对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组织者授予“荣誉乡民”称号;积极开展茶艺大比拼、送戏下乡、广场舞大赛等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沩山文化早市、夜市;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增强乡镇发展承载力,打造沩山乡文旅融合示范点。

  催生“蝶化”,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沩山乡破除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阻力,终迎来产业发展驱动乡村振兴的蝶变。

  产业振兴方面,2022年,全乡茶叶总产量428.5吨,茶叶总产值6500万元,茶叶产业链总产值2.9亿元,茶叶产业加工业产值1.2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农民总收入增加580万元。沩山毛尖(绿茶、黄茶类)已入围农业部2022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候选名单。今年4月,沩山乡成功入选“国”字号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沩山九年制学校开设的茶艺班相继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报道,央视新闻于2021年8月31日在八角溪茶园进行直播时长1个小时,专题推介沩山乡乡村振兴和茶旅融合,在线观看人数近500万人。2022年避暑季期间,接待过夜避暑游客26.8万人次,高峰期日过夜人数达6000人次,为群众创收超5000万元。“避暑季我们真是忙不赢,想住我们这里还要提前1个月预定呢!”作为四星民宿中惠旅沩山温泉山庄的负责人,刘漾谦提到自家近年来越来越红火的避暑生意就笑开了花。人才振兴方面,沩山乡注重年轻党员干部培养,定期组织开展年轻干部座谈会;定期举办“乡村工匠”手工制茶竞赛等技能大赛,通过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新认定乡村工匠27名、新型职业农民23人,一人认定为D类农业领军人才,有效推进沩山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方面,沩山乡建设了以“沩山是个好地方”为主题的红色文化陈列展,组建红色文化宣讲队伍,开设特色党课,讲好沩山红色故事;成功引进沩水源茶文化研学项目。生态振兴方面,风光秀美的沩山,荣获“国家卫生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中国‘湖南’夏季避暑旅游目的地”“湖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等荣誉。组织振兴方面,沩山乡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谋发展、抓经济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通过村级换届新选入村支“两委”干部14人;每年组织开展机关中层干部竞选,着重培养年轻有理想有能力敢担当的干部。成功创建沩水源村“清廉村居”示范点,机关支部和沩水源村党总支获评宁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回望过去,沩山乡的蝶变作为全国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承载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凝聚了全体乡村干部和全乡人民群众的努力和配合;展望未来,沩山乡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打造长沙市“文旅融合样板区”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以“强生态”深入践行“强省会”战略,让文旅融合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