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曼斯
11月18日,小雨淅沥。午饭过后,一拨拨村民冒着细雨,赶到宁乡市流沙河镇花猪小镇。下午2时,这里将举行第二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听乡邻说起第一场宣讲会十分精彩,不少村民早早来到现场等待。
“乡村振兴到底怎么振兴”“养殖花猪有没有新的政策补贴”“有没有潜力足的新产业值得发展”……宣讲还未开始,村民已七嘴八舌地向宣讲团成员提起了问题。
鸿富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因发展蔬菜种植、花猪养殖等产业实现脱贫。去年,还被授予“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称号,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村民对产业发展尤其感兴趣,一场宣讲下来,问得具体、答得实在,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宣讲过后,村民们有何感受?又将有哪些作为呢?
“从发源地做起,把宁乡花猪推向全世界”
美丽的楚江河面,一群群水鸭成群结队,顺着清澈的水流游动。楚江河畔,花猪小镇伫立一旁。
流沙河是宁乡花猪的发源地,而花猪小镇则是一个集花猪主题农庄、文化展厅、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为一体的乡村产业综合体。
宁乡花猪,盛名在外。花猪小镇虽开业不久,但已经吸引了不少食客来此品尝花猪美食。
“流沙河是我的家乡。在鸿富村投资建设花猪小镇,一方面是希望从发源地做起,把宁乡花猪推向全世界;另外就是希望这里的村民能够因花猪产业而富裕起来。”文剑清是流沙河花猪小镇发起人,他告诉记者,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表述令他更坚定了决心。
在他看来,宁乡花猪的优势在于其鲜美异常的口感。因此,推广花猪必须依托餐饮,并进行三产联动。
花猪小镇的所有食材都源于本村农户家用合格的熟食喂养的土花猪。怎样的熟食才能喂养出纯正的宁乡花猪?
鸿富村村民李淑娥站在自家大片蔬菜地前,挥舞着双手大声介绍:“这一亩蔬菜地里的红薯叶、白萝卜、大白菜都是专门为养猪种的,半点饲料都不掺。”
她笑着说,自从10月初花猪小镇营业后,自家已经销出20多头花猪,赚了五六万块钱。现在,她和丈夫喻忠寅每天忙着“抱崽”修栏,加紧扩大养殖规模。
“发展产业,就得跟着国家政策走”
在花猪小镇听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戴万龙骑上车就赶紧赶到养殖基地,同合伙人商量起栏舍的事情。
从2020年开始,戴万龙与合伙人一起经营着一个黑山羊养殖基地。两年时间过去了,养殖基地规模从一开始的100头发展到了如今的500头。
这两人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学毕业生。在两年以前,对农业一窍不通。两人上过班,做过生意,开过出租车。最终,还是决定回乡创业。
“我们一直在关注国家政策,镇上干部也一直在向我们宣传。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而产业振兴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回农村,绝不是后退,而是前进。”戴万龙说。
两人头脑灵活,经过多番考察,发现黑山羊的疫苗系统完善、病死风险小,适宜养殖。为增加创业成功系数,他们还参加了职业农民相关培训。
“发展产业,就得跟着国家政策走。”戴万龙信心满满,说起自己的心得体会,“村里两次宣讲会我都参加了,里面有很多政策机遇,多听多想,就有可能抓住机会。”
他说,今年国家又出台了新政策,黑山羊养殖存栏量达到1000头,就会有规模化补助。如今,戴万龙已经把栏舍装修完毕,又新购置了搅拌机、割草机:“明年,我们打算以‘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养殖,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实现共同致富。”
不止在鸿富村,宁乡市围绕“就认这个理·宁来讲”品牌,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目前,全市共铺排集中宣讲报告会106场,开展各类微宣讲活动160余场,覆盖群众3万余人。通过把“普通话”变为“宁乡话”,把“书面语”变为“大白话”,扎实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寻常百姓家。
【基层声音】
鸿富村种粮大户喻寄桥: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作为一个农民,我感到责任重大,也感到十分高兴。
粮食是国家的根本,种粮大户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必须动脑筋、想办法。一方面,我们要扩大种粮面积。我希望能够整村流转4000亩田地,全部种上优质稻。另一方面,抛秧机的效率比人工起码要提高7到8倍,等于一台机器比得上十几个人做一天。明年,我还会多购置几台,实现机械化耕种。
宁乡市流沙河镇党委书记李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结合流沙河镇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兴镇、品牌强镇”的工作思路,把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根本支撑。通过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出台奖励政策,刺激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扩大规模。大力培育一批本土乡村振兴高层次领军人才。
【记者手记】
最美丽的风景是绽放在田野上的笑脸
李曼斯
离开鸿富村后,养猪农民李淑娥的笑脸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她拉着我的手,一定要带我去看那亩菜地。
李淑娥站在窄窄的田埂上,身后是绿油油的菜叶。她脸上堆起灿烂的笑容,双手挥舞着,讲述自家养的花猪有多香甜,卖出了多好的价钱,好像养猪是天下第一等好事。
回到家里,60多岁的李淑娥抱起地上的小孙子,乐呵呵地哄着。她的丈夫喻忠寅正在一旁杀猪,10摄氏度的气温,热得额上满是汗水。
“两个人,要带两个孙,还要养50多头猪,很辛苦吧?”
喻忠寅颇为惊讶,回头看着我回答:“这有什么辛苦的。养个猪,不就是早上喂一次,晚上喂一次。只要养大了,猪又不愁卖,再没有这么轻松的事了。”
我不禁感慨,劳动人民太了不起了,只要日子还有奔头,便踏踏实实干活,总是不辞劳苦,永远充满希望。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最美的风景不是精美的建筑,或秀美的风光,而是普通百姓绽放在脸上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