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锐
关停退出涉保护区水电站86个,取缔29个河道采砂项目,整改129个入河排污口;完成保护区317个生态问题整改销号;全年巡护总里程近10万公里;建立智慧监测系统,实施大鲵出苗点视频监测全覆盖……
1996年,我省在张家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履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大鲵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技术救护,为“鲵”造“家园”
初冬时节,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生态繁育溪”中的娃娃鱼(大鲵)悄悄爬出人工洞穴觅食,懒散踱步。在这里,生态救护员便是大鲵的“全职奶爸”,每天24小时在“生态繁育溪”巡视、观察、记录,和大鲵朝夕相处,对大鲵的习性了如指掌。
大鲵俗称“娃娃鱼”,其在地球上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约1.65亿年前,有“活化石”之称,张家界境内溪河纵横,森林密布,洞穴众多,是“中国大鲵之乡”,自古以来就是大鲵栖息繁衍之地。
近年来,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模拟大鲵自然栖息地建设“生态繁育溪”,通过模拟天然溪流和洞穴环境,给大鲵生存繁殖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天堂”。
“生态繁育溪”占地1800余平方米,现有大鲵327尾,均为体格健硕的成年种鱼,每年可孵化鲵苗10000多尾,能保障大鲵的野外增殖放流和科研所需。
据了解,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连续20多年组织开展大鲵及其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增殖放流大鲵数量超过2万尾。放流的大鲵被植入跟踪芯片,用于记录大鲵的性别、年龄、体重、产地等信息,有利于增殖效果评估和保证野生大鲵基因纯度。
巡护执法,为“鲵”管“家园”
10月25日,在江垭水库,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套上工作服,穿好救生衣,解开固定小船的绳索,一个跨步稳稳地站在工作船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起同行的还有公安、渔政等部门组成的执法队,每天巡河、护河,排查打击电鱼、炸鱼、毒鱼以及非法捕捞等行为。大鲵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在江垭水库内查获了一起非法捕捞案,有人使用禁用的渔网进行拦河截捕,非法捕获水产品300多公斤,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据了解,从2018年起率先在大鲵保护区内实施全面禁捕,为提高执法效率,增强执法合力,建立了与公安、渔政等部门的联合禁捕执法机制。2019年以来,抓捕保护区内非法捕捞嫌疑人335名,其中行政处罚215人,刑事处罚120人,收缴渔具700余套,严厉打击了保护区非法捕捞行为。
同时,为加强巡护力量,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聘用了14名生态巡护员,实现了对保护区内大鲵出苗点和重要栖息地全覆盖巡护和监管。2021年至今累计出动巡护人员3064人次,巡护总里程67307公里。
环境整治,为“鲵”守“家园”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张家界一张“国家级”名片,总面积14285公顷,保护河流干流及支流共计745条,各保护区功能区划河段共计815处,河流总长度约3000公里。张家界市境内76.5%的水域属保护区管辖范围。
由于大鲵保护区内溪流众多,水位落差大,是建设水电站的好地方,一座座水电站拔地而起。2017年中央环保督查发现,小水电站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猛药祛沉疴,3年多来,关停退出涉保护区水电站86个,取缔29个河道采砂项目,整改129个入河排污口,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大鲵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生态修复,为“鲵”缮“家园”
为进一步践行绿色理念,抓好生态修复,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按“一点一策”制定修复方案,科学分类,逐步实施。
目前已恢复穿洞峡、骡子塔、院子、中村、乌木峪等5个大鲵出苗点;开展金鞭溪、向家溪2个大鲵出苗点人工与自然综合修复试点;对项目破坏严重地段的11个点位开展了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河道清淤、生态复绿和标识标牌等工作;落实了桑龙高速、桑植长潭坪大桥等7个已建项目生态修复措施。
“环境越来越好,娃娃鱼也会越来越多。”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负责同志介绍,通过多年努力,大鲵保护区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保护区内野生大鲵已超过2万尾。下一步,大鲵中心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力做好大鲵保护工作,守护好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