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医修身勇攀峰
——南华大学推动基础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纪实

  徐德荣  聂 沛  夏文辉

  引育高层次医学人才62人,优秀青年医学博士201人;

  斩获第十届全国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双金牌,成为全国三所斩获“双金”的高校之一;

  建设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等7个国家一流专业;

  ……

  一个个闪亮的“国字号”招牌、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见证着南华大学基础医学学科不断前进的步伐。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进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乃至整个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是攻克疾病的重要基础,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服务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南华大学聚焦“核特色、医品牌”,大力实施医科攀登计划,引育高层次人才、打造科研平台、培育优秀学子,推动基础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人才强校引来“金凤凰”——62名高水平医学人才集聚

  人才聚,事业兴,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对于正在全方位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南华大学而言,更是如此。

  2019年11月,南华大学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才”推到全新高度。

  增设人才工作办公室,成立人才强校工程指挥部,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人才引进工作联络人,带头引才荐才;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组建科研团队,配备实验室,提供3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的科研启动经费……人才“红包”层出不穷,吸引62名高水平医学人才集聚南华,助力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王福俤教授加入南华大学。王福俤带领其团队进行细胞铁死亡新机制、微量元素代谢分子调控网络及重大疾病防控新策略研究,在靶向铁死亡防治心脏和肝脏疾病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如今,由他主编的生命医学类科学专著《铁死亡》即将出版。

  国家特聘专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特殊人才评选专家容益康教授,是南华大学首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之一。容益康及其团队主要从事基因组维护、染色体稳定性、DNA修复和端粒研究,在果蝇遗传操作技术和端粒保护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容益康领衔的3个团队在2021度国际暨中国第六届果蝇生物学大会壁报评选中包揽了一、二、三等奖。

  ……

  既注重引进人才,更兼顾培养本土人才。伍代朝教授就是“人才强校”战略的受益者之一。

  “我从来没想过有机会到国外深造,进行科学研究,是南华大学医学院的领导一直鼓励我、支持我。”伍代朝介绍,2017年,他入职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从事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工作。入校后,学校政策引导、学院领导鼓励他出国交流深造,并在其留学期间正常发放工资。今年学成归国后,南华大学将伍代朝遴选为青年优秀人才,给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荣誉,并配套独立实验室、充足的科研经费、安家费。

  头雁引领,雁阵齐飞。在一批批学科“大拿”的带领下,南华大学基础医学学科正持续、快速发展。

  科研创新活力强——多项国字号项目落子

  对付癌症,有三大“法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肝癌发病隐秘,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肝癌诊断标志物AFP(甲胎蛋白)进行诊断。

  如今,南华大学曹德良教授团队研发出一项国际首创的研究成果——新型原发性肝癌诊断试剂盒《醛酮还原酶1B10测定试剂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比AFP诊断更灵敏、检测结果更准确,可以帮助肝癌患者尽早确诊、干预病情发展。

  “肝癌早期患者,体内有微小的癌灶,约200个细胞切平面,直径0.2毫米。AFP检测不到如此微小的癌灶,容易出现漏诊、误诊,且识别不出无症状的早期肝癌患者。”曹德良介绍。

  曹德良是南华大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组建了肿瘤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与肿瘤标记物研究团队。他和团队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发现AKR1B10(醛酮还原酶1B10)可作为肝癌特异性的标志物,且各项性能明显优于AFP。目前,这款新的诊断试剂已实现产业化,在临床使用推广。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近年来,南华大学建平台、强基础,不断强化医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升基础医学学科核心竞争力。

  在拥有生态健康人类重要疾病防控、药物蛋白质组学、肿瘤细胞与分子病理学、重要特殊病原体防护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南华大学建设了典型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肿瘤微环境响应药物研究、动脉硬化学等5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分子靶标新药研究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新增了动脉硬化性疾病湖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医疗大数据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脊柱微创、乳甲疾病防治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产出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立足“核特色、医品牌”,南华大学积极推动交叉学科建设,获批国家级核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辐射-线粒体与人类重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放射性药物研制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放射性药物研制与药效评价”列入国家医学中心重点攻关技术。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获批湖南省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项,实现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的突破;发表高水平论文1800篇,参与获批国家级成果奖1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0项;基础和临床教师获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00余项,共同制定专业领域指南与共识11个……

  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把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日前,高校研究生推免工作结束,许多南华学子出现在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发布的推免名单上。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学子熊雨棱,就是其中一员。

  谈及保研秘诀,熊雨棱直言,这和南华大学5年来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

  “在学校里,有众多医学大咖教我们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知识,还能申请进入实验室学习基础实验技术,进行科研训练。”熊雨棱介绍,在大学期间,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SCI论文,在2020年6月国家级大创课题《Daxx对电离辐射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中担任负责人。如今,熊雨棱成功推免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把学科发展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育人”始终是南华大学推进高质量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

  为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投身医学事业,2020年,南华大学以培养一流医学人才为目标,出台《南华大学关于加强医教研协同创新改革的意见》,明确从当年起,全额免除50%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减轻很多家庭的负担。目前已有1000余名学子获得免费医学生奖励。

  打破学科界限,南华大学创新开设“医+X”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班,探索“医+工”和“医+理”的“4+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2年理、工专业与4年医学专业相结合),从工科、理科专业学生中选拔从医愿望强、创新潜质好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攻读医学专业,设置公共卫生、核、计算机、大数据等教学模块,鼓励医学生辅修双学位,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还在省内率先开展基层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构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整的临床、社区实践教学基地,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近5年,学校共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临床医学(全科)本科生250人,学生毕业后奔赴乡镇基层开展医疗服务。

  ……

  精医修身勇攀峰,明德笃学助成才。如今,南华大学已为国家和地区输送了8万余名医疗卫生技术骨干,仅在湖南省内三甲医院就有60%的业务骨干来源于南华大学。近十年来,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中产生了17名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专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