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谁不每天上网?收、发材料,联系工作,朋友聊天,都基于网络。用于联络的工具MSN、QQ、微博上,满是让人温暖的“状态人”。工作状态、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五花八门,不用问,一看就知道他现下的状态,这让人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平添了一股温暖。
这些“状态人”利用“状态”作生活细节的直播和情绪的发泄,有利于心理健康,也像是在心灵上开了一扇窗。
许多旧时相识互相有对方MSN、QQ,在网络上互相关注,对方的空间更新了,你会默默去看看,或许不会留言,但也完成了沟通。有些朋友,多年不见,凭着每天的“状态”互相了解,对方的快乐、忧伤,结婚、生子,你会送上安慰、劝导或祝福,天南地北的两个人,就这样在晒状态的情况下有了更亲密的交流。
身边不少同事、朋友都是百分百“状态人”。身体上的不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路上看到的趣事等,全都记录在微博上。回复评论的,大多是身边的、远方的朋友。这样的方式虽然也算一种聊天,但不会影响到工作学习。不正面在QQ上聊天,而是去回复大家的签名状态,可以随心随时,可以忙完手头上的活,再去关注对方。
这样算起,我也是个“状态人”。我在网络的这扇窗前,种下了我的小情绪、我的小快乐、我的小感悟。记得有天更新微博说想吃樱桃,朋友中午就送了来。有时更新点小情绪,便有朋友热心追问怎么了?这样的晒状态,带给我很多触动和温情。这让我知道,自己一直没被遗忘,一直有那么多朋友在不远处关注我、支持我。
这个网络时代,催生了诸多让人温暖的“状态人”。我们在彼此的状态里互相关注,用一根无形的线,连接出一个叫温暖的光圈。
(摘自《湖州日报》 秦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