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陈修银,女,1983年生,湘乡市月山中心学校教师。她坚守乡村20多年,致力于阅读指导与推广,今年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
【日志】
9月10日,晴。
温暖而明媚的午后,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一张张充满好奇与期待的小脸上。
我轻轻推开教室的大门。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陈老师,教师节快乐!”
声音如同初秋的鸟鸣,清脆悦耳,瞬间传遍教室各个角落。紧接着,仿佛有某种默契在孩子们之间悄然传递,他们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书籍,从座位上站起来。
所有的疲惫与辛劳,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在学校举行的教师节庆祝活动上打了个照面,我便匆匆赶回课堂。这是我和孩子们约定的“绘本阅读微课堂”时间。今天,已是第88期。
新学期刚开学,又遇上高温,孩子们还处于学习适应期,我便选择了《铁杵磨针》这个绘本故事。
孩子们瞬间被讲台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吸引。适时,我按下暂停键,问道:“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奶奶能成功吗?这根沉重的铁杵真的能变成一根细细的针吗?”
我也在问自己,可以吗?能有老奶奶的那份勇气和信念,一辈子扎根在乡村吗?能带着孩子们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吗?
我想,我可以的。
今天,是我度过的第23个教师节。从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到省特级教师,我始终没有离开月山镇——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我现在任教的小学,由我的初中母校改建而来。距此仅3公里之遥,便是父亲教了一辈子书、我也当了8年教师的地方——栗山小学。
偏远的小山冲,离湘乡城区有30多公里。小时候的我,难得有机会走出大山。
昏黄的灯光下,是父亲带我翻阅一本本陈旧的书籍。小小的我,从此可以跨越千山万水,跟随《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体验爱与牺牲的深刻;在《西游记》的奇幻旅程中,与师徒四人一同历经磨难,学会坚持与勇敢。
我要像父亲一样,带着孩子们跨越山海。
2016年9月,栗山小学有了图书阅览室,我便将阅读课“藏”进了课程表,并决定在元旦期间举办一个家长、老师、孩子们都参加的诵读会。
2017年元旦那天,随着自费的简易舞台一点点搭建好,诵读会如愿举行,小山冲也随之热闹起来。
我的闺蜜陈丽的女儿在我班上读书,她特地把在广东打工的妈妈请了回来,一起在诵读会上朗诵《做最好的自己》。闺蜜后来告诉我∶“修银,你也知道,我从小就胆怯,上学时从没参加过活动,今天上台还直打哆嗦咧。”
阅读之风穿透了寂静的山谷。
每一年的元旦诵读会,成为了小山冲的“春晚”。我和孩子们在村头的大树下、村里的老祠堂前诵读、吟唱。
绘本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读物,但价格有点贵。我便和县城的老师们合力,收集网络上的绘本视频,分门别类为童话、寓言、科普、成长等系列。一到绘本阅读课,教室里都会变成一个小小的电影院,那里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有浩瀚的宇宙、奇妙的科学,还有无数等待孩子们去探索的奥秘。
8年,足以改变一群孩子的习惯,足以让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有梦,山脚下就有路。
学生敏敏就是典型的代表。她有一对双胞胎妹妹,她的母亲则是一位温柔坚韧的外乡女子,用爱为3个女儿筑起了温馨的小巢。但在外界的目光下,一家人总不自觉地流露出不自信。
这份不自信随着阅读被打破了。每当放学回家,敏敏总迫不及待地与母亲分享书籍里的喜怒哀乐。她时常央求母亲为妹妹们挑选书籍,夜晚降临,她便化身故事姐姐,为妹妹们编织起一个个梦幻的睡前故事。
2021年4月,一场盛大的全民阅读绘本节活动在湘潭市举办。敏敏的双胞胎妹妹,第一次走出山野,勇敢地踏上了参赛的旅程。
当妹妹们手捧奖状,一蹦一跳地回到家时,春天的阳光正好洒在她们的小辫上。敏敏的母亲站在门口,无比欣慰。
我不敢说,阅读一定能改变这群乡村孩子的命运,但我觉得,阅读一定能丰盈孩子们的心灵。
也许,多年以后,孩子们并不记得所有的老师,包括我。只希望,他们能记得,曾经他们也和城里孩子一样,有精美的图书阅览室,有许许多多的书籍,还有那在阅读中浸润的多彩童年。
而我,要像山间的那盏灯,温暖而不刺眼,照亮乡村孩子前行的路,见证他们每一次成长与蜕变。如此,已是满满的幸福!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