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中部向新促崛起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磊:一身朝气,不负科研

    石磊。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冷兰玉

  从净化间出来,石磊脱下已穿了几个小时的净化服。他换回干净清爽的白衬衣,走在回办公工位的路上,步履匆匆,一身朝气……

  5月17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电科48所”),下午4时的阳光洒在他身上,拉成一道剪影。

  来到这里4年有余,如今,29岁的石磊成了结构设计工程师。

  出生于涟源市一个农村家庭的石磊,从小喜欢把稻谷机、小电器“拆了装、装了拆”。此后一路成为“学霸”,从大山深处飞往了一流学府武汉大学。本科阶段,爱“动手”的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如果说这源自儿时爱好,那么此后锚定的人生方向,则出于他深沉的家乡情结——准备攻读研究生前夕,他将目光瞄准了湖南的高校,中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成了他的归宿。

  求学的日子波澜不惊。“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却能成为一个‘大脑’去控制整个设备或整个系统的运转,这太有挑战性了!”3年读研光阴,他将研究领域锁定在小小芯片上。

  2020年,他毕业后入职中电科48所,从事半导体装备结构设计及工艺开发。这里以“半导体装备”和“特种传感器”为核心研究领域,这让当时不过25岁的他深感责任重大。

  长沙是“工程机械之都”,更是“智能制造之城”,享誉全国、名闻业界。但令石磊没想到的是,这里对年轻人释放出的“友好”也是实打实的。

  这里散发出的年轻气息,吸引不少来自不同省份的挚友,这也是他这几年的收获。

  正因为这些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硕士毕业生,石磊和团队在“重压”之下,收获了一个个“惊喜”。

  2020年,石磊和伙伴、导师们承接了一个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涉及硅外延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一群年轻人,每天穿着令人透不过气的净化服“泡”在净化间,仅用1个多月就完成了基础工作,令不少前辈刮目相看。

  在实施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碳化硅外延设备的验收工程时,为了提升效率、节省时间,他们加班加点,有时索性睡在客户安排的会议室,最终圆满完成验收任务。

  今年1月伊始,10多个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又每天“捆绑”在一起,仅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啃”下了入职以来最大的科研攻关难题……

  他们大多是“95后”,能闯、能拼,一身锐气;他们相聚湖南,在星城长沙开启自己的漫漫科研路,也慢慢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小幸福”。

  “现在长沙正奋力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我感觉赶上了创新创业的好时代。”石磊说。得益于各项人才激励措施和宽松的学术氛围,他进步很快,现在成了团队不折不扣的骨干。

  而与当年初到长沙相比,如今这座“网红城市”早已换了模样,光鲜的外表下,骨子里是创新的基因。

  而创新的基因,恰是芯片领域的“骨髓”。

  “我的职业生涯刚刚起步,我想继续深耕自己喜欢的芯片事业,真正对接国家、市场的需求,开发出更精尖的产品。”石磊的心愿很单纯。

  如今,他也带了两个徒弟,一个来自江西,一个来自河南。所以,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愿望——结识更多来自五湖四海同怀梦想的小伙伴,在星城集结,向前路飞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