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炎陵县
“果树上山”建设高山水果基地
山下果园变粮田,新增优质耕地1469亩

  湖南日报4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咪 通讯员 张和生 尹建英)今天,炎陵县沔渡镇大江村的果园一片忙碌,果农抢抓时机,为柰李疏果、为猕猴桃等果树除草。该村党总支书记冯卫告诉记者,这里原是一片荒山,现在把原本种植在山下的果树移到山上,茅草山变成高山水果基地,山下的果园复耕为粮田,不仅耕地利用率得到提高,果实的品质也大幅提升。

  炎陵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域和庄园”。近年来,受耕地收益较低影响,一些地方的耕地资源经过城乡对调、粮经对调,部分优质耕地种了果、植了树,导致有些耕地变成果园。

  炎陵县积极开展耕地恢复,着力推动“山上换山下”,优化耕地布局,原位整改、异地补划、生态修复,让耕地果园各自归位。该县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由政府主导,自然资源技术支撑,属地政府具体落实,以乡镇为单元,试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把山上的耕地逐步调整到山下,山下的果树林木尽量上山上坡,陡坡农用地(非林地)换平地林地,以实现“良田”回归“粮田”。

  为推动耕地恢复有序开展,炎陵县全面落实田长制,实行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县文化馆开展送戏下乡,送政策入户活动,去年以来,开展100余场进村入户宣传,引导林果业上山上坡,引导种粮大户集中连片种植。

  针对山区耕地形状不规整、紧凑度低,影响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等问题,该县通过耕地恢复与土地开发,使其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

  目前,炎陵县山下新增优质耕地1469亩,其中异地整治恢复耕地989亩,果树苗木退出置换480亩,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